新经济对疫情形成对冲作用 《人民日报》:“云端”会议,远程办公,智能施工,直播卖货,机器人配送……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片段,而是当下中国经济的剪影,是网友口中“辛勤耕‘云’”“努力种‘数’”的智慧春天。这个春天不一般。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节奏,人员聚集和流动减少。然而,疫情既带来了严峻挑战,也为新经济的成长提供了机遇。化危为机,迎难而上,中国企业就能闯出一片新经济的蓝海,让新经济成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这些在疫情防控中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看似“应急之举”,实则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金融业增加值,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个百分点;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24.9个百分点,线上消费服务迅速补位,对疫情造成的经济活动收缩形成了对冲作用。 既要政治强 又要“安专迷” 《中国纪检监察报》: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陆续推出专访院士系列报道。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黄璐琦、陈孝平、李德仁、刘文清、王辰、仝小林、乔杰10位院士,讲述了他们的抗疫经历以及成长历程、人生感悟。这些院士的研究领域各不相同,但正确的政治方向、深沉的家国情怀、严谨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工作作风是共同的底色。他们身上闪动着“安、专、迷”精神的光彩,干事业、做工作安下心来、专注起来、迷恋至深。他们中有些人从赤脚医生、普通工人起步,在体察民间疾苦中立志,脚踏实地、深入实践、坚持真理;有些人出国求学,面对国外更好的生活、工作条件和待遇,不为所动,学以报国;有些人已年逾古稀,但依然忘我工作、潜心科研、踏实治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一声令下,他们义无反顾、逆行出征,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甘于奉献、无私奉献,树立了时代标杆,展现出强大精神力量。 本报记者 易晖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