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5月09日 星期六
第08版:专题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5月09日 星期六
乡村故事
自己的道路自己扫

    近日,记者在云龙县宝丰乡东山村的进村公路上看到一个用红油漆画在路上的十字路标,一个坐标线上两个方向相反的箭头一个指向“石夹村”,一个指向“下村”。在指向“石夹村”的一边,10余个村民正顶着大太阳清扫路面。这个路标并不是一个“指路”标,而是一个“卫生区域”标。

    划定“卫生区域”标,这事得从20年前说起。

    东山村地处沘江东面的深山峡谷,是云龙县的深度贫困村之一。2000年,东山村挖通了进村公路,全长35.4公里。到2006年,从主干道延伸到各个村民小组的村组公路全部挖通,东山村乡村、村组公路总里程达84公里,实现了村村寨寨通公路的目标。

    “要致富先修路,只有道路通畅了,才能迎来发展机遇。”群众在实实在在地享受到“通路”带来的实惠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路通”的重要性。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邹绍雄介绍:“东山公路有的路段穿过悬崖,有滚落的石头,有的路段途经树林,有树枝落叶,有的路段赶牲畜,牛羊粪便满地,不组织清扫,公路不成样子,尤其是路上的石头多了会造成安全隐患。”为了保障“路通”,2006年开始,东山村党总支和村委会提出了利用“公益劳动日”组织群众清扫来维护好公路的办法。村上按照公路清扫维护的难易程度,将35.4公里公路分成17段,段与段之间标注明确的界线,由20个村民小组认领清扫,各个村民小组以“一月一户一人一次”的方式组织清扫公路,时间确定在每月20日到25日,由群众任意选择一天;每年8月至10月是洪水、泥石流、滚石频发的季节,安全隐患较大,为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这个时段不组织统一清扫,而是采取专人管理方式清扫。

    2016年,迎着精准扶贫的春风,进村道路得到全面硬化,路面坑坑洼洼,路段泥泞难行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群众外出更加方便,农特产品收购商主动上门了,重楼、核桃、花椒、梅子、麦地湾梨、生猪、黑山羊等优势特色产业样样能卖出好价钱,东山村的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路通”的重要性,在10多年的坚持中也早形成了行动自觉。

    “以前清扫土路很辛苦,要把侧沟的泥土树叶疏通,凹下去的地方用石头填平,凸起来的地方削平。”石夹村村民小组长李树标说,“现在全是水泥路,清扫起来更方便,群众们也早已形成自觉习惯,全村17户一家也不偷懒,一人都不讲条件。外出务工的就自己出钱请人代扫,国家出钱给咱修了路,自己的公路就要自己护,自己的事就要自己干。”

    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赵雪梅 杨建萍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