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6月05日 星期五
第07版:幸福玉溪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6月05日 星期五
易门行业协会
“小机构”发挥人才“大作用”

    本报讯(记者 贾云巍 党晓培) 近年来,易门县着眼于人才工作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依托工业、农业、教育、文化、卫计、社会工作6个行业人才服务协会,充分发挥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易门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建班子、定制度、找场地、纳会员,综合利用闲置办公用房、功能会议室和每年2万元的补助资金,打造抱团发展“吸铁石”,依法依规成立6个行业人才服务协会,让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努力营造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不断催生创新创业的“人才种子”,让人才管理体制更加科学高效,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流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垒起以324名协会会员为基础,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乡土人才、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行业领域人才为一体的“架子”,构建启动有资金、机构有牌子、活动有场所、运行有章程、管理有制度的人才干事创业平台。

    聚焦学术研讨、人才培育基地建设、技能提升培训,结合行业特点,部门优势,邀请30余名野生菌、医疗卫生、农业等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组织会员赴外地交流学习,筑牢行业人才凝聚发展共识,促进行业学科探索与研究合作的根基。依托玉溪市级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学术研讨、教学技能竞赛、行业技能比武、行业实用技术现场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人员培训培养。今年以来,完成1235人次行业人才技能提升培训,行业人才以点带线成面、人才辈出的工作局面初步形成。

    易门县搭建好“舞台”,让优秀者在舞台上得到掌声和鼓励,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激情。文化艺术行业协会集结全县34名非遗传承人,将陶瓷制作、唢呐吹奏、“跳三桩”等多项非遗传承技艺,以免费教学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活动,打造课堂实操教学+非遗技艺传承新模式,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教育人才协会深度融合县内9个学科“名师工作室”,发挥现有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连续保持龙泉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8年居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2019年,全县入选“兴玉产业领军人才”1名、“兴玉教学名师”1名、“兴玉乡村振兴人才”2名。建立1个市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个卫生行业专家科研工作站。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