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
第04版:要 闻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
“天问一号”出征火星
云南籍航天人这样说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样高起点、高难度的挑战,离不开中国航天人的努力与奉献,其中也有云南籍航天人的身影。

    张树磊  来自云南澄江,投身航天23年,参与执行西昌和文昌两个发射场航天发射任务91次,现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工程师,在此次火星探测任务中负责中心系统工程师团队任务工作组织计划的总统筹。他说:“在这20年里,我见证了中国航天的进步与腾飞。从西昌走向文昌,我们的视野更宽了,射向更广了,射程更远了,载荷更重了。在这里,我们实现了‘胖五’首飞,实现了‘天舟’升天。当前,‘天问一号’发射任务将迈出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相信我们的火星探测一定会成功,并圆满实现工程目标。因为,我们有一支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好队伍。”

    胡嘉  来自云南昆明,投身航天15年,参与执行西昌和文昌两个发射场航天发射任务69次,现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测发地面系统工程师,在此次火星探测任务中负责测发地面系统工程师团队工作的技术牵头和行政管理工作。他说:“我是一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了15年的云南人,一直和发射场地面设备打交道。火箭一飞冲天的画面总是让人无比激动,从火箭的运输、测试到燃料加注,每一项工作都与地面设备密切相关。虽然地面设备永远不能上天,但是我们这群‘地勤人’的心一样向往深空,向往无垠的宇宙,向往着中国航天问鼎天下的那天。”

    仝非  来自云南昆明,投身航天15年,参与执行西昌和文昌两个发射场航天发射任务69次,现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航天器与试验鉴定系统工程师,在此次火星探测任务中负责测发系统技术工作。他说:“能够参与和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现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正飞驰在亿万公里的征途上,前期多少个不眠之夜,换来了今天发射的圆满成功!这又是中国航天的‘首次’,而且后续还有更多的‘首次’!加油‘天问’,一路顺风。”

    樊晶  来自云南宣威,投身航天10年,参与执行西昌和文昌两个发射场航天发射任务50次,现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气象系统工程师,在此次火星探测任务中担任气象预报员。他说:“此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我担任气象预报主班,负责任务各个关键节点以及加注发射阶段所需气象预报预警产品的制作及发布,为‘天问’问天寻找最佳飞天窗口。今天中国航天人探索火星,不仅仅是航天科技和深空探测水平方面的巨大提升,更对人类文明进程及探索宇宙与生命的意义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

    本报通讯员 何玲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