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清泉 苏宇箫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8月12日,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科联在昆明共同召开云南省社科理论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座谈会,旨在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开展学习座谈,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工作落细落实。11名专家学者畅谈了开展学习研究的感悟与建议。 深入思考学牢牢把握核心要义 与会专家一致表示,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核心要义来进行。 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欧黎明从新时代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境界等三个方面,作了交流发言。他认为,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宝库不断增加新成果新内容。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能凝聚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显得尤为坚定和突出。昆明理工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樊勇提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基本方略”里,“人”和“人民”出现得最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更是多次讲到“人民”。强调人民为中心,从根本上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行为,就是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全面系统学逐篇硏读找准行动方向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结合第一、二卷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系统抓学习,融会贯通促运用。 省社科院副院长陈利君谈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最新内容,要把第三卷和第一卷、第二卷的内容贯穿起来学,找准行动方向,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积极做好智库外交工作,努力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云南大学副校长杨泽宇认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应着重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出发,把握贯穿其中的历史脉络,深入思考其现实意义。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时指出,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化军在交流中谈到,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从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来完整系统学;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紧跟实践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论述有的放矢重点学,要把西南联大爱国主义之“根”深深扎进学校育人土壤。 结合实践学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与会专家建议,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荀传美提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精辟概括高度自觉的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云南中医药大学作为云南省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培养主阵地,要增进中医药文化自信,以文铸魂、以文育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昆明医科大学副校长李利华就科技创新如何有效支撑引领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出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关键在创新、关键在人才。要全面实施创新型云南建设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和人才工作,破除科技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唐滢就实现云南高等教育的新突破,建议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相互联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融合、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步成长、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学科和专业一体化建设;新学科交叉和融合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教师准入、考核评价和退出制度;构建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云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谢昌浩认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要加强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荣通过分析2020年上半年云南省经济运行基本特征,提出推动开放格局下的云南经济内循环建设,要抓实本土产业规划发展,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充分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有效稳住市场主体信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彭志远认为云南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提升人居环境;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正权作总结时,要求社科理论界从三个方面抓好学习研究和宣传宣讲,一是认清“四大意义”,深刻认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二是把握“四大内涵”,即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了信心,为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进全球治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三是抓好“四个落实”,要在学深悟透上抓好落实、在宣传宣讲上抓好落实、在研究阐释上抓好落实、在一体推进上抓好落实。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瑞才强调社科理论界要进一步加大研究阐释工作力度,不断推出有质量、有分量、有深度的理论文章和研究成果,帮助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