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8月26日 星期三
第08版:文明城市创建蒙自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8月26日 星期三
夯实文明创建基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蒙自万亩石榴产业基地


椅子山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装配式钢结构构件生产基地

    文明程度,铸就城市高度。近年来,蒙自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抓手,推动协调发展、注重常态长效、突出全域创建,有力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力、同频共振。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蒙自经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上半年,蒙自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08亿元,增长5.8%,展现出了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数读蒙自经济“成绩单”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69.08亿元、增长17.4%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9.38亿元,增长12%

    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15亿元、增长13.6%

    构建“4+6”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4个百亿级现代产业

    先进制造业 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约204亿元,按照年均增长10%测算,预计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可达361.40亿元

    新材料 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约154亿元,按照年均增长15%测算,预计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可达356.21亿元

    旅游文化业 2019年旅游文化收入约112.99亿元。按照年均增长18.7%测算,预计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可达315.79亿元

    现代物流业 2019年物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224亿元,按照年均增长10%预测,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约396.83亿元

    ●发展6个十亿级现代产业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数字经济

    应对疫情:大项目压仓稳住基本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蒙自经济经历了一次“压力测试”,交出了一份优异的“蒙自答卷”。

    红河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完成投资2.9亿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成投产、五里冲水库移民避险解困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正加紧实施建设、次第开花,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作为“国家门户·滇南中心”的蒙自开放程度高,较早研判到国内外的经济下行压力,同时也较早部署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全市重大项目建设。

    “今年2月14日,在政府的指导帮助下我们迅速复工,上半年边建设边试生产。”年初以来,企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最终得以顺利投产,每当回顾至此,项目实施企业负责人杨维旋都感慨万千,“试生产期间接到了一个400吨有机肥的订单,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蒙自市以“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的工作思路,加强重大工程建设跟踪服务。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为例,该项目是蒙自市的重要民生工程,今年底将实现年产有机肥10万吨、复合肥5万吨的目标,预计年销售收入5900万元。项目的实施既推进了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又有效治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政企合力共克时艰,纾困解难提振信心。疫情发生后,蒙自市委、市政府迅速出台《稳增长促发展17条措施》《蒙自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八条措施》等“1+4+3”系列文件,帮助企业“抗疫情、渡难关、促发展”,千方百计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截至7月31日,蒙自综合运用担保、贴息、风险补偿、绿色通道等措施,累计帮助268户企业解决融资19.31亿元。为111家企业办理延缴社保费,减免养老金1409.58万元、退费994.13万元,惠及2421户企业。

    无论是稳就业、稳外资、稳投资,还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重大项目都能起到牵引促进作用。114个重点项目被列入“蒙自市2020年大抓项目行动计划”。其中,年内竣工项目22个、在建项目41个、年内计划新开工项目34个、开展前期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834.64亿元,2019年累计完成投资142.96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128.76亿元,1月至7月完成投资61.72亿元。蒙自市上下统一思想,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努力以项目建设新突破,有效应对经济发展新挑战。

    以投资拉动经济,涉及蒙自交通、现代农业、全域旅游、滇南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建设、工业升级转型等各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多点开花,捷报频传。今年上半年,蒙自市组织3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招商落地项目达37个、招商落地企业21个。

    蒙自正以大项目为发展“火车头”,稳健拉动产业、振兴区域、构筑“滇南中心城市”。

    转换动能:存量变革增量崛起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蒙自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跃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二、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并再次跻身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10强县”阵营。

    然而,行走在蒙自大地,时时能听到蒙自干部群众自省:“一手抓存量变革、一手抓增量崛起,推动一产更精、二产更优、三产更活。”

    一产更精——

    农业一直是蒙自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近年来,以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水果产业类创建县为引领,蒙自市以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为发力点,加快构建“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新格局,把小农户带入大市场,让大企业带动大产业。

    联想佳沃、陕西海升、云南绿之源等20多家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蒙自,流转土地2万亩,带动规模化流转4万多亩。2019年,撬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投资达7.62亿元。传统产业得到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呈现勃勃生机,蒙自农业渐入佳境。2019年,全年农业总产值增长7%。

    二产更优——

    从蒙自北火车站向西眺望,在红河综合保税区和毗邻的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交界处,规模庞大的以晴集团厂房铺排开来,蔚为壮观。“今年七月份以来订单量快速上涨,九成来自国外市场。”红河以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国堂表示,州、市两级政府政策给力、服务到位,企业很有信心进一步拓展配套产业,带动蒙自乃至红河州电子信息产业向纵深发展。

    一手抓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蒙自稳步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截至2019年,蒙自市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8.6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产值413.02亿元。迈入2020年,蒙自市委、市政府继续力促传统工业“老树发新芽”,新型工业“新树长强枝”。2020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1.09亿元,增长10.8%。

    三产更活——

    暑期的蒙自碧色寨游人如织。随着碧色寨滇越铁路特色小镇建设加速,让身兼两张百年历史文化名片——“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的碧色寨绽放新的“芳华”。2019年,碧色寨共接待游客191.3万人次,据测算可拉动蒙自“一日游”消费达3500万元。

    打文化牌,走特色路。全域创建,蒙自文化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持续增强,旅游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步伐加快。

    着眼未来:打造新引擎 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近年来,蒙自持续聚焦发力抓产业、工业、项目、开放、电商、招商,在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跑出了“蒙自速度”。以2019年为例,全年交出一系列亮丽“成绩单”:椅子山绿色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入园企业达13家,全市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全年新增电商300户、实现电商销售额增长21%……在做好产业结构“加减法”的同时,蒙自经济稳中有进、量质齐升。

    两组数据,可以看出蒙自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看结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蒙自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8.6∶42.5∶48.9,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这充分说明,蒙自市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占GDP比重稳步上升,已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看民生:2019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和10.5%;新增城市绿道42公里、新建“口袋”公园2个,人民身边的“绿意”多了;新增城市道路19.66公里……这些不断增长的数据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

    顺应产业和科技变革大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让经济发展更“高”更“优”。对此,蒙自有着清醒的认识。“加快构建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梯次推进、有机更新的迭代产业体系。”蒙自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梅说。

    蒙自正抢抓“新基建”机遇,释放发展新动能,积极推动数字经济聚变裂变。蒙自以建设“数字云南”先行区和“一部手机系列产品”先行区为目标,以“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不断完善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加快政务数据中心和“城市大脑”建设应用,推动各类要素信息全面接入“一部手机”系列产品。同时,打造过桥米线小镇、电子商务产业园、城乡高效配送中心、南湖荟、滇南大商汇5个数字产业园;加快建设金茂首府、西湖水岸一期、创泰翰文苑、听蓝半山、天佑景玥、钜城云锦6个智慧小区,巩固已有的7项“智慧+”应用,拓展“智慧+农业”“+教育”“+医疗”“+公交”,实现城市治理“一体联动”、民生服务“一屏共享”、地理空间“一图可知”、信息服务“一键应用”,形成“数字云南”蒙自实践的“四个一”特色。

    聚焦打造“三张牌”,蒙自对标全省“5+8”产业体系,结合自身的重点产业基础、优势和特色,坚持“两型三化”的发展思路,初步考虑构建“4+6”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旅游文化业、现代物流业等四个百亿级现代产业,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数字经济等六个十亿级现代产业。

    与时间赛跑,用奋斗发声。如今的蒙自,正在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激流中奋楫前行,全速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