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余亩蓝莓园区,用传感器采集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含水等数据,日常用工只需20人左右;2300余亩的突尼斯软籽石榴园,标准化种植、机械化采摘,当年种植、第二年试挂果、第三年丰产……行走在绿意盎然的蒙自大地,随处可触摸到现代农业律动的脉搏。 2019年以来,以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为引领,蒙自加快构建“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新格局,全市水果种植面积增至44.31万亩、产量50.09万吨,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广袤的红土地释放出巨大潜能。 引进培育新主体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蒙自市瞄准市场需求,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为发力点,编制了《蒙自市“一县一业”示范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在20万亩区域内布局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建设17万亩石榴、3万亩蓝莓的种植区、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 蒙自市努力探索引进培育新主体的招商路径,成功引进陕西海升、联想佳沃、阿里巴巴、本来生活、云南绿宝等10多家企业主体,撬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投资达7.62亿元。通过采用任务、力量、管理、攻关“四个集中”工作法快速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带动水果产业基地流转土地面积近4万亩。 搭建五大新平台 搭建产品销售新平台。2019年,全市各大电商平台已有230余户电商企业、4500多家网店,实现电商水果销售额7.2亿元。 搭建金融支撑新平台。2019年,全市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企业贷款资金额度14.89亿元,对接放贷成功137户5.24亿元。 搭建技术支撑新平台。建成一支由“洋博士”“院教授”“农专家”组成的国内外水果专家队伍。成立了13支100余人的农业农村、科技、水利本土专家队伍,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 搭建绿色认证新平台。绿色有机产品认证面积1.85万亩,培育了6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建设了3万亩的石榴生态园。 搭建产业扶贫新平台。搭建了“政府+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基地”的产业扶贫模式。2019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000万元用于资产式产业扶贫,撬动新型经营主体投资5.5亿元,在全市8个乡镇建设规模化产业扶贫项目29个,带动贫困户4160户17257人。 “一县一业”的扎实推进,让蒙自农业筋骨更强健,让乡村特色产业真正连接城乡,富裕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