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筝是为了圆自己年轻时的梦,感谢老年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在个旧市大屯社区老年大学古筝班的室外课堂上,学员莫秀英和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演奏着。 近年来,个旧市大屯街道党工委坚持把城市党建工作融入发展大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强化目标导向,在抓党建惠民生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功,紧盯百姓需求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大屯社区老年大学成立于2017年12月,成立之初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唯一一所在村党总支设立的市级老年大学分校。”大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磊介绍,学校紧扣大屯街道党工委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通过创新办学的模式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针对社区老龄化党员较多的实际情况,大屯街道党工委积极拓展党的宣传阵地,切实把老年大学办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场所和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通过学员上讲台开展宣讲、文艺汇演等多种活动形式,引导社区居民在对政府推进村改居和大屯新区建设等城市重点工程中的理解,凝聚居民向心力。 与此同时,通过下沉教育资源,盘活服务资源,大屯社区构建起培育传统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学校将社区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和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融入到社会实践课程中,吸收社区干部200余人参学,组织学员及社区干部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关爱行动。”陈磊说,创新渗透的方式畅通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自治的渠道,引导社区居民增强主人翁精神,示范带动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实现良性互动。 本报记者 王丹 通讯员 李佩纯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