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季征)近日,昆明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机构科研人员利用全基因组分析,发现人类和狗之间的强迫症有显著的趋同性。 强迫症是一种异质性极高的精神疾病,其表型、遗传和病因均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使得在人类群体中探索强迫症的潜在遗传和生物学机制异常困难。家犬作为最早驯化的一种家养动物,在自然条件下也受到强迫症的折磨,且与人类强迫症具有多种相似表型。因此,开展家犬强迫症的遗传和细胞学研究将有助于阐明两者强迫症共享的生物学机制。 科研人员针对转圈行为这一家犬强迫症的代表性表型,在两个独立犬种中(比利时马里努阿犬和昆明犬)开展了表型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工作。通过群体分化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到11个候选强迫症风险基因,这些基因与人类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的强迫症关联基因有显著重叠,证实了人类和家犬强迫症的显著遗传趋同性。进一步的基因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表明其中两个强迫症候选风险基因可显著影响树突棘的发育、密度和形态,提示树突棘发育与功能改变可能参与了人和家犬共享的强迫症发病机制。这一研究揭示了人和家犬强迫症在遗传和细胞生物学方面的趋同性,提示家犬或可作为包括强迫症在内许多人类疾病研究的模型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