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第08版:文史哲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文史资料
腾冲两块水案碑


永昌府腾越州水利官司判文碑

    □ 李继宽 文/图    

    水是农耕时代的重要资源。各地方志书和碑刻上,常有争水、抢水的“水案”记载。在如今四季绿水青山的腾冲,也有几通古代为平息争水案件留下的石碑,警示后人。其中较著名的有樊家营荆竹寨的《大沟水寸碑记》和曲石镇公平村的《永昌府腾越州水利官司判文碑》。

    樊家营荆竹寨是中和镇的一个村,滇西抗战时的史迪威公路穿过这里。当地主产粮食、烟草。如今的荆竹寨虽然环境清幽美丽,但因大部分土地属于火山土,在水利工程落后的年代,许多地方缺水,因而争水抢水引发的群体争斗时有发生。尤其是樊家营大小三寨同放大沟之水,随时都会引发群体性抢水争斗。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所立的《大沟水寸碑记》,就记载了官府出面调停用水之争,由同一水源的士绅平民,共同商定用水秩序和拦放水量等问题,刻石立碑,让村民永远遵守。

    《大沟水寸碑记》刻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十六日,碑文记载:“放水种田,上资国赋,下养民生,水之为用要矣。我樊家营大小三寨,同放大沟之水,发源打鹰山脚半个菁哑口,母猪龙一带山凹,为大沟之水。止螃海(蟹)沟、大水箐二水是屈姓水源,不得混切大沟水,有告案结据。大沟自热水塘下开来,前康熙四十一年照顺治十七年旧规设立石平,造具水册,立承头人,各余水一寸,着修沟看水,颁有告示。今因年久,水平朽折,故此照册查实新换。将各分水寸,逐一载石,俾守永久。止刻古田水六寸五在荆竹寨立平开分。是次调理公允,可以永守。故略,爰将开分水寸勒列云……”碑文明确规定了相关各方的用水量等事宜。

    曲石镇公平村,从前缺水情况比荆竹寨更加突出,用水之争时有发生。虽经官府调停,但仍有“居民恃居上游”,肆意截堵,引发纷争。官府立下石碑,希望“彼此永远遵守”,不要再出现无理争斗:“据左所王宗受、王正卿告:公坡何士甲等聚众揭埂,复据公坡张开成、张开俊禀:左所王元等截流逞凶。查阅两造历控卷宗得悉:公坡旧名空坡,居于四周峭石之中,其土未满三尺,居民三百余户,良田千余百亩,并无溪水碗井,全赖打鹰山、龙眼洞、螃蟹沟三源之水汇而为渠,由茏葱山足经过左所村旁,流达公坡以灌溉,全村全赋全食为赖此水。打鹰山等处三源之水,实为公坡居民命脉,应为公坡居民所偏有。左所居民有田十余亩,近于公坡沟旁,历来不得分润公坡点滴之水。又查左所所灌溉之田水,系引西山沐水河之源,□□而引沟于田,各有各源,古规□□确凿。乃左所居民恃居上游,以搓倦槽引西山之水维难,冀图打鹰山等三源之水由村旁而过,□□□□每值栽插之期,截堵灌山,以致构讼。乾隆十八年控,经陈前州讯究判决在案。左所阳奉阴违,乃行窦截,以致公坡居民纷争不已。乾隆四十六年,又经吴前洲履勘查明。左所因有旁沟四道,最易截取公坡之水,断令于左所四沟之口,建砌石坝禁水入口,渠独达公坡。而左所居民只得听其沟水涨泛,漫越石坝而去,取其自然之润。此四沟旧址之留,系吴前州格处,成仁于左所之民也,判断笃为公允。无如左所居民刁健,嗣籍留有四沟旧址,籍此狡猾,毁弃石坝,任意悖案争执。本年如夏,雨水□期,公坡养命之源,俱为左所王宗受等居于上游截取,以致何甲等苦于涸极,寻源疏沟,填塞左所擅截之窦;王宗受等遂纠众纷争,因兴揭埂凶殴之讼。本署州讯据王宗受等供露截流□□真情,而揭埂殴打小伤二人,自愿调理。本应将王宗受等治以□□截源之罪,姑念□□俯首认错,责以□断。打鹰山、龙眼洞、螃蟹沟三源之水,本是公坡居民命脉,乃归公坡居民饮灌。无论旱涝之年,非左所得已其点滴,致左所近沟田亩,仍架倦槽引西山沐水河之水灌溉。如逢旱倦槽引水艰难,亦应作望天雷响田也。自断之后,彼此永远遵守,勿得再行悖案。嘉庆六年五月二十九日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腾冲各地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灌溉用水得以解决,水案碑成为见证旧时缺水的石质文物。

    (作者单位: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