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 本报讯(记者 李树芬) 近年来,元阳县着力推动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依托粮食购销公司、合作社、带头人等经营主体,用农业品牌化建设连接田头与餐桌,用品牌杠杆撬动梯田红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品牌引领下,农民从注重产量转向注重品质,粮食购销公司从供应原料产品转向供应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拉长梯田红米的产业链、拓展功能链、提升价值链。精制红米、水碾米、留胚红米、红糙米四个品类的产品组成“联合舰队”,形成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共建共促。2014年,元阳梯田红米获得了“云南六大名米”称号;2015年,元阳县被评为“中国红米之乡”。 “从2014年起,元阳县的红米价格提高到每市斤3元左右,今年除了种自家的10亩地外,又流转了邻居的8亩,打下谷子来卖给购销公司估计能有3万多元收入。”元阳县牛角寨镇新安所村村民普文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过去梯田红米虽好,但不为人知,卖不上价,老普和媳妇只能到个旧、开远打工维持生计。几年前,元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叫响“元阳红·梯田红米”品牌,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走“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互联网”的经营模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的“五统一”要求,推进梯田红米的规范化、标准化种植。看到家乡的变化,老普夫妇又回到梯田,他说:“过去种粮吃不饱,现在靠种粮也能致富。” 目前,县粮食购销公司辐射带动全县种植梯田红米9万亩,种植农户2.4万户,产量3万多吨,农业总产值2.2亿元。在淘宝、京东、微商城等电商平台,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4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稳定的销售网络。 元阳县将把梯田红米发展与保护世界遗产哈尼梯田结合起来,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结合起来,计划在3年内投资2.6亿元,发展优质梯田红米14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