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顾贵明 马锦玲 陶珊) 近年来,陆良县紧盯“绿色”“生态”“无公害”作文章,把培植高原特色产业结构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产业围着特色走、基地跟着龙头跑、营销围着市场转”的总体思路,采取“扶龙头、强基地、搭桥梁、拓市场”等举措,培育了一批在云南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绿色生态蔬菜、洋芋、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集群。 在蔬菜产业方面,重点围绕“建基地”和“建冷库”发力,除了建成年种植规模72万亩、年产量180万吨、年产值45亿元的特色蔬菜基地外,还建成了拥有419座冷库、年加工处理能力413万吨、占地480亩的西南最大产地蔬菜冷链物流交易中心,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在洋芋产业方面,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优势,将传统意义上的一年播种一季“六月洋芋”改变为一年播种“小春洋芋”“六月洋芋”“晚秋洋芋”三季洋芋,适当压缩“六月洋芋”种植面积,大面积扩展独特的“小春洋芋”和“晚秋洋芋”种植规模,实现了洋芋产品的错季种植、错峰上市,有效填补了国内蔬菜淡季市场对新鲜洋芋的需求空档,不起眼的“土豆”摇身一变成了值钱的“金蛋”。每到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便云集陆良,到田间地头抢收晚秋洋芋和小春洋芋。陆良洋芋远销江浙、两广、两湖和四川、贵州等地,以及越南、老挝、俄罗斯等国家。2020年,陆良县洋芋种植面积达36.5万亩、产量超过65万吨,预计产值将达到11.5亿元,洋芋成为陆良县最有地域特色、最具市场潜力的又一大经济支柱。 此外,该县食用菌种植面积也突破200万平方米,年产鲜菌15.6万吨,实现产值5.4亿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