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 在招聘平台上投递简历后,却屡遭陌生来电和短信骚扰,内容多为介绍“贷款”“博彩游戏”“兼职刷单”等信息。应聘者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通过招聘平台落到他人手中。 个人简历之所以被大量倒卖,有的是直接借助招聘平台的“内鬼”,有的是通过邮箱和提取器获得——购买一个企业招聘账户,发布招聘启事和邮箱即可。还有的是通过简历采集系统,直接从招聘网站批量下载简历。 无论个人简历通过哪种方式泄露,招聘平台的责任都不可推卸。不法分子能够伪装成招聘企业批量窃取个人数据,说到底还是因为招聘平台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对入驻企业资质审查过于宽松,甚至流于形式所致。 在刑法语境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即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项人格权。“出售、提供、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都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行为人只要没有出售、提供、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依据或者资格,没有得到公民个人的许可,就已经涉嫌构成违法犯罪。司法机关应该对此加大打击力度,而招聘平台在关闭问题账号之外,还应积极向相关部门举报,从根本铲除简历倒卖的灰色利益链条。 简历倒卖,不是小事。“围猎”求职者的罪恶游戏,不容继续猖獗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