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1年02月06日 星期六
第06版:读书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1年02月06日 星期六
云岭阅读
记录德宏观鸟产业的报告文学
——读《犀鸟启示录》

    方志辰    方桄明

    读完《犀鸟启示录——历史、文化、环保多重意义的扶贫观鸟产业报告》(以下简称《犀》),忍不住拍案叫好。《犀》是作家张庆国以德宏盈江石梯村发展观鸟产业脱贫致富为题材撰写的报告文学,刊发于《人民文学》2020年第10期。

    《犀》以举世瞩目的中国扶贫工作为题材,社会涉及面广,背景意义重大,要写新写深写好不易。从现有的扶贫题材的各类作品来看,写干群关系的、养猪养鸡养鸭的、村容村貌变化的颇多,而从产业角度揭示扶贫意义的不多,写观鸟的更是少之又少。张庆国以敏锐的思维,独特的视觉,几次访问盈江,爬山涉水进驻石梯,引出了动人的故事。作品的十个章节,让人读到了石梯的遥远,读到了犀鸟的美丽,读到了洪崩河的今昔,读到了大谷地的孤独,读到了盈江的历史,读到了彩四、大蔡五、小蔡五、班鼎盈、曾祥乐、保山老侯的艰辛,也读到了傈僳族、景颇族群众脱贫的喜悦和边疆山区扶贫攻坚的不易,更读到了盈江观鸟产业的潜力和愿景。

    10个章节里的众多故事普通但却生动,给人启迪。寻找犀鸟、救治犀鸟的故事美丽震撼,让人们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在我们身边。傈僳族彩四、大蔡五、小蔡五喂鸟、导鸟、护鸟的故事美丽传奇,让人们看到脱贫攻坚路上的艰辛。班鼎盈、曾祥乐、保山老侯致力推动观鸟产业的故事美丽悲壮,让人们看到产业扶贫的希望。石梯村、大谷地、洪崩河、百花岭的故事美丽沉重,让人们看到中国扶贫的伟大和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正是这些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构成了中国扶贫的一幅幅动人画卷,让人在故事中阅读,在阅读中沉思,在思考中启示,在启示中增添建设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作品采用报告文学体裁,其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的基本特征,要求作家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用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这就对作品的用词造句提出了更高要求。阅读此文的最大乐趣就是文字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好读耐读,其中生动简洁平实是最大的原因。比如对犀鸟的表述,“犀鸟是最漂亮的鸟之一。它的嘴很大,占了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扁宽的脚趾能有力地握住树枝,在树上轻松自如地攀爬。它眼睛也大,并长有粗长的睫毛,给人童话般夸张浪漫的感觉。雄性犀鸟的头部有一个铜盔状的突起,叫盔突,类似犀牛角,故名犀鸟。”寥寥几笔,让人对这种现代几乎不见的神奇鸟类有了感知,再加上民族神话和国外记载的补叙,更增加了“明星犀鸟”的吸引力。比如对彩四的描写,“我在2019年6月到达距离石梯村不远的洪崩河小街,认识了彩四。她40多岁,大女儿在昆明读大学,听起来很魔幻,让我一脚踩空,坠入马尔克斯的小说。深山老林、与世隔绝、民族独特,女人彩四穿着花花绿绿的傈僳族裙子,说着发音难辨的汉话,怎么女儿已去昆明读大学?怎么每年会有大批外省人成群结队出现在这里?怎么这片隐蔽之地已跟外省和世界形成了广泛联系?”有描写,有疑问,有猜测,有推理,让生涩的写人记事的表述变得妙趣横生,叫人不得不往后边找往后边读。这样的例子在大蔡五、小蔡五、班鼎盈、曾祥乐、郑山河等人的描写中,比比皆是。 

    再如对历史的转述,文字精炼有趣,既有历史的沉重感,又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另一条线路,是从云南腾冲市出城,翻越巍峨高山,直接进入盈江县,前往太平镇之外深山约100公里处的石梯村。这里极其偏远,却是中国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原始通道之一,中国北方的各种物资,辗转进入云南后,翻越重重群山,有多条路出境,其中一条,就从石梯村穿过。识路的马帮千辛万苦,来到石梯村外的悬崖边,钻进浓稠云雾,沿古人在峭壁上开凿的石阶艰难而下,进入缅甸国境。前行亦可进入印度,再乘船或陆地行走,可辗转去到中东和欧洲。”“彩四说的芒允,是一个村,位于盈江县太平镇,是古代官道的必经之地。清代中英关系史上重要的‘马嘉里事件’,就发生在芒允。1875年,英国人马嘉里从缅甸率队进入中国,来到云南盈江县的芒允,与少数民族发生冲突,马嘉里及随行人员被打死,‘滇案’事件爆发。‘滇案’平息后,英国人于1894年在芒允设置领事机构,两年后,芒允陆续设立电报局、厘税局、巡防营、保商队、海关等,成为中缅边境的物资进出口转运要地。街上涌现出经营棉花、棉纱、土杂百货的商号十多家,居民纷纷开设客栈和马店、食馆、茶馆等。一时间商号云集,马帮络绎不绝,住户多达1500余户,营造出中国西南边境的市井繁华盛景。”“洪崩河是中缅边境口岸,一河隔两国。从一座旧桥过去,进入缅甸,就能到达八莫。二战中有名的缅甸历史小城,离我如此之近,又无限遥远,因为洪崩河口岸已经关闭,百来米长的桥身,卧在被大树茂密枝叶深深遮挡的暗淡光线中。”历史在作家笔下透着勃勃生机,令你不知不觉中感知历史、回味历史、接受历史,情不自禁的赞叹中国语言的神奇。

    报告文学具有"文学轻骑兵"的作用,简单而言就是运用文学艺术形式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本部作品以启示为题,所承载的自然就是启发教育的功能。透过活泼的语言、沉重的历史、寻鸟的艰辛、观鸟的乐趣、产业的收获、脱贫的喜悦,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思考和警示。启示一,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中写到:“扶贫观鸟取得重大成就,这份成效,由如下几方面的谋划和巨大投入所实现:第一,动员、培训和资助村民喂鸟塘。从青年鸟导班鼎盈进村介绍观鸟产业并动员村民喂鸟塘起,村民投入的费用,就全部由政府提供……第二,修建公路。2016年,盈江县协调资金5000万元,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修通了县城通往石梯村近百公里宽敞平坦的石砖硬化路,开创了石梯村崭新的现代公路交通史。第三,建盖新房。2017年,县政府又协调上千万资金,为石梯村的全部景颇族和傈僳族村民建盖了新房,另为每户村民家加盖了几间客栈。客栈有住宿区、用餐区和卫生间。住宿房间里配备了大床、床垫、被褥、桌椅和电视,以保证村民能在家里接待外来的观鸟客人。第四,举全县之力,大力推广观鸟旅游产业。2015年5月,盈江县举办了首届中国盈江观鸟节……2016年4月,第二届盈江观鸟节开幕……来自福建、湖北、河南、贵州、重庆、台北、江苏、广州、海南、广西、云南等26个地区的观鸟协会和观鸟爱好者齐聚盈江县,加拿大和德国也有两支国际观鸟队参加。”这段记录告诉我们,任何工作离不开人民这个中心,唯有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服群众之需,务群众之要,才能啃下难啃的骨头,办好难办的事项。启示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应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文中写到:“值得高兴的是,盈江县本地的观鸟爱好者也参加了观鸟节。从前打鸟捕鸟的盈江民众,现在观念大变,跟上了观鸟的国际潮流,爱鸟护鸟、保护自然,令人欣慰。”绿色是新时代发展的新理念之一,必须一以贯之。绿水青山是云南的省情,更是德宏宝贵的资源,德宏发展绿色经济潜力巨大,也是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要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其中各族群众的观念转变和自觉行动尤为重要。盈江石梯村傈僳族、景颇族群众从昔日的打鸟砍树到现今的护林护鸟转变就是例证。启示三,产业发展是巩固扶贫成果的关键。中国扶贫经过五年的攻坚决战,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如何确保脱贫人群不再返贫,产业发展就成了关键支撑。文中写到:“迅速崛起的观鸟产业,给盈江县石梯村一带长期贫困的村民带来了巨大财富,但是,村民和镇党委保持着对飞鸟、树木、花草、河道、森林和山岗的真诚敬畏和感激,并不过度追求经济价值……沙永胜书记告诉我,根据本地的土壤与气候,镇上做出了产业补充项目推荐,计划在石梯村尝试推广桑蚕业……”除了结合实际发展森林经济外,作家结合多重意义下扶贫观鸟产业发展思考,推介了“虫导”和“观青苔”、森林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这些新模式不失为扶贫产业巩固发展的新路径,值得尝试。启示四,生活是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数遍拜读《犀》,深为作者不辞辛苦深入生活追根究底研究思考而感动,作品中,我们分享了“蜀身毒道”“马嘉理事件”、洪崩河等历史的厚重,分享了遥远的石梯村、大谷地、百花岭、大盈江等地的美丽,分享了犀鸟、灰背、孔雀雉、橙头地鸫、八色鸫、红腿小隼、黑鹇、白颊山鹧鸪等珍稀鸟类的神奇,分享了班鼎盈、曾祥乐、彩四、蔡五、保山老侯等人创业成功的喜悦。也深刻认识到,要写出好作品,深入生活是源泉,以人民为中心是出发点,深度思考是有效途径,描写美好生活是最终目的。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