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1年02月06日 星期六
第08版:魅力大理·团结之光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1年02月06日 星期六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乡镇
幸福日子在眼前

    云龙县团结彝族乡河南村鹿龙塘茶厂的茶园建在海拔近2500米的山区,早晨雨后的茶园云雾缭绕,空气中氤氲着高山绿茶的清新气息。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条件孕育了这里茶叶的优良品质,鹿龙塘茶厂出产的“佬倵牌”绿茶以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备受市场欢迎。

    茶叶畅销带来团结彝族乡村民日益富裕幸福的美好生活。鹿龙塘茶厂厂长字学文介绍,2000年起,担任河南村支书的他开始带头开垦茶园种植茶树,经过多年的发展,茶园从最初的400亩发展到现在全乡共有12600亩,覆盖157户农户。现在157户农户家家有稳定收入,年收入最高的10多万元,最低的也有3万多元。

    茶厂刚创建时,字林宽就到鹿龙塘茶厂上班了,如今36岁的他负责茶厂的鲜叶收购、管理工人和茶园的工作。“原来我们家的收入主要靠种植核桃和烤烟。后来在厂长的带领下开始种茶,茶叶就成了我们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现在家里有近60亩茶树,家人平时在家管护茶园,我到茶厂上班,一家人的收入有15万元。垛木房变成洋房,还买了车子,媳妇也从原来的种地好手变成了采茶能手。”说到现在的美好生活,字林宽满满的幸福感。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团结彝族乡的民族文化也得到传承和繁荣。多年来,团结彝族乡紧扣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主题,组织开展民族优秀文化的挖掘、整理、研讨、展示、宣传、交流活动,以民族文化繁荣发展进一步助推民族团结进步。

    2016年火把节期间,团结彝族乡成功举办了“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活动月启动仪式”,2018年火把节期间举办了“云龙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活动月启动仪式”。火把节期间,还邀请附近乡镇的傈僳族、白族、彝族民间演出队伍参与演出,增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团结乡通过全方位开展“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的落实,建立起辐射全乡的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和传承机制,助推全面实现民族文化的振兴发展和全乡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尹涵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