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1年02月07日 星期日
第07版:魅力大理·团结之光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1年02月07日 星期日
亮点
彝乡:齐唱团结歌 同奔致富路




    文化交融开出团结花

    从大理下关到南涧,车辆距县城10公里,就能看到充满彝族文化特色图案装饰的路灯竖立在公路两旁,独特的“火炬”造型就像火把节里一束束热情燃烧的火把,将街道装点得格外漂亮。

    在县城里,以火和虎为主的图案装饰随处可见。路灯、建筑外墙上绘制着各色民族图案。每到夜晚,各个公园和广场里,粗犷豪放的彝家汉子身穿民族服饰,吹着芦笙、弹着三弦,身着各民族服饰的群众围在一起打歌,欢快地跳着、唱着。

    在打歌的人群中要数彝族服饰最醒目,它出自彝族绣娘之手。

    走进无量山镇红星麦地平村,彝族绣娘们正在刺绣。“平时我们穿去参加节日活动的服饰都是自己纯手工绣出来的,最为隆重的是出嫁盛装,这一套精致的新娘装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做完。”彝族刺绣传承人罗维珍介绍。

    彝族同胞崇尚红、黄、黑三色,他们的生活用具多以此三色为主色调。彝族崇尚火,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都要举行火把节及祭祀庆祝活动,杀猪宰羊祭祀火神,祈求全家人健康平安。届时,南涧县城会举行盛大的祭火仪式,各族同胞共同欢庆火把节。

    今日南涧,各族群众同唱一支歌、共跳一支舞,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开出民族团结之花。

    产业发展促进群众致富

    近年来,南涧县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高山、净土、生态”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六个一”为主的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品牌,聚焦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硬实力,实现民族团结和产业发展“双推进、同提升”。

    “2011年,我创办南涧县林牧无量山乌骨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养殖社员109户发展无量山乌骨鸡养殖,这些年发展比较顺利。”正在忙碌的合作社负责人黄鸿萍介绍,经过几年的经营和发展,养殖基地和规模不断壮大。2015年成立了大理山语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开展畜禽养殖和销售,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培训指导、搭建销售平台。

    在合作社的养殖基地,来自宝华镇新发村的村民王金会正忙着收鸡蛋。她是合作社的社员,长期在合作社务工。她说:“我们村大部分村民都是彝族,其中有不少贫困户。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我们到合作社打工的同时,也在家里养乌骨鸡,养好的鸡交售给合作社统一加工和销售。”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合作社带动,贫困村民逐步脱贫,走上生活富裕的道路。

    近年来,南涧县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契机,聚集农业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和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民族地区群众增收致富;借力资源环境优势,打造绿色品牌,增强民族特色农产品竞争实力;推进三产融合,以产促旅增进民族团结进步。2020年,预计实现以“一片烟、一杯茶、一个核桃、一只鸡、一头牛、一棵药”“六个一”产业为主的农业产值近30亿元。 

    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何晓春 尤乾艳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