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千山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革命“四史”教育,“读书”版即日起开辟“红色印记”专栏,刊登“四史”中辉煌、感人的红色故事。热忱希望得到广大读者、作者关注和支持。 1927年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而在云南,由于地方军阀内部在争权夺利,各自为政,“四一二”之后的局势,呈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局面。 当时,云南同时存在着3个国民党党部:一个是由共产党帮助成立的国民党云南临时省党部(教育会派),其代表大革命时期云南的国民党左派;另一个即是代表大革命时期云南的国民党右派的国民党云南省党部筹备处,因党部位于昆明圆通街,人称“圆通派”;第三派则是以龙云为首的云南地方实力派(省议会派)。三大派中,国民党左右两派是对峙的,而云南地方实力派掌权却又内部纷争不断,实力派中的两大代表分别是龙云和胡若愚,他们争斗激烈,又都不愿蒋介石插手云南,但为了保护各自的利益,又都需要投靠全国的国民党实力派蒋介石集团,“严行禁止宣传赤化”是龙、胡的公开口号,但在具体怎样“清党”的策略中,龙、胡又各怀鬼胎。当年6月14日,胡若愚联合云南军阀张汝骥发动事变,囚禁了因“二六”政变推翻唐继尧而上台的龙云,并出任省务委员会主席。为了拉拢云南当局的“右派”共同镇压革命,同时防止胡若愚被国民党左派甚至共产党“蛊惑”,从而更好地驾驭云南局势,7月,蒋介石特派其亲信云南鹤庆人李宗黄来云南活动,企图调解龙云与胡若愚的矛盾,使二者联合起来一道“拥蒋反共”,促进云南的反动清党工作。为揭露这一阴谋,云南中共地下党即是组织发动学生上街宣传演讲, 让李宗黄来昆明的罪恶目的昭告于天下。 学生们分为若干宣传队,在昆明各主要街道上宣传演讲。11月3 日下午,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在昆明武成路武庙门前向群众宣讲,他站在一张高板凳上,挥动手臂,慷慨激昂地演说:“云南人民不要做军阀的工具,应自己起来争取自由。各界人民团结起来,驱逐蒋介石派到云南的亲信李宗黄……”,富有感染力的演讲,激起了听讲群众心中愤怒的火花,一时间,群情激昂,“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蒋介石,驱逐李宗黄!”的口号声响彻云霄……躲在人群中的李宗黄卫士慌了,于是凶相毕露,拔出手枪向演讲的青年开枪射击,子弹击中了青年的左手肘,顿时鲜血直流,他忍痛跳下板凳,退到附近的武成巷中。但开枪者穷凶极恶,对青年穷追不舍,最后在小巷中追上他并对准他连开数枪,怒视歹徒的青年不幸倒在了血泊中…… 这位牺牲的青年就是写下云南青年运动史鲜红第一页的梁元斌。 1908年出生于云南昭通盐津县城关区桃子坝的梁元斌,是一位热血青年。幼时在家乡读私塾,1925年来到昆明求学,经过补习,1926年春进入昆明成德中学读书。梁元斌出生在边远的山区昭通,所以读书异常勤奋。在云南学生青年努力会的带动下,不久,他就成为了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一方面阅读进步书籍,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参加各种学生群众运动。1927年春,经云南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马逸飞、赵师孝介绍,梁元斌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刚刚成立不久的云南省学生联合会任学联通讯员。同年暑假,他同赵师孝、何象尧等发起组织“盐津青年团”,除党员、团员外,也发展非党非团的群众青年参加,青年团以阅读进步书籍为主,还练习演讲和辩论,借此传播进步思想和革命理论。 得悉李宗黄来昆明的罪恶目的,年轻的梁元斌义愤填膺。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学习和锻炼,梁元斌的革命理论水平和演讲才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他已然成为了昆明学生运动的中坚力量,云南中共地下党组织发动和安排的揭露李宗黄罪恶目的,揭露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革命工农的反革命罪行的活动,他积极参加并带头演讲,鼓舞群众,在武庙门前的宣讲,宣传鼓舞作用让李宗黄歹徒们心惊肉跳,狗急跳墙,最后只好采取卑鄙的手段对小英雄梁元斌加以杀害。 梁元斌年仅19岁就不幸喋血武成路的消息传出后,当日就激起了昆明各校师生和各界的极大愤慨,云南省学生联合会第一时间在省立第一师范操场召开紧急大会,宣布这一罪行和惨案系李宗黄指使,会后立即组织学生及社会团体游行。闻讯后的东陆大学和其它学校学生都纷纷举行抗议集会,在东陆大学任教的云南“经济特元”袁嘉谷和东陆大学两任校长董泽、华秀升等也当即奋笔撰联敬挽小英雄梁元斌——以羸縢蹑屦来游,学业已成,正期于世资青选;有破浪乘风之志,建树未竟,可惜无端赴白遥。 ……短短一天时间,停放烈士灵柩的会场内外就挂满了社会各界和学校师生送的挽联、挽诗、祭文3000多副,“严惩凶手李宗黄”“保障学生安全,抚恤死难烈士”的口号声震天动地。 4日,云南省学生联合会在各界群众的支持下,组织各校学生,冲破了李宗黄卫队的阻挠和恐吓,上万人抬着梁元斌烈士的遗体游行示威,向省政府请愿,要求严惩凶手,追究李宗黄的杀人罪责。 各界举行的为期六天的梁元斌烈士追悼活动,影响深巨,不久,远在日本的云南留日同乡会也专门发来唁电。作为烈士蒙难前后的亲历者,杨仲鸿在50多年后回忆道—— “……梁元斌烈士的追悼会,在成德中学校及昆一中(应为省立一中)夜校教室里同时举行……教室的正中,悬挂着梁元斌烈士的遗像,前面陈列着烈士的血衣。各学校及单位送来的花圈,集中陈列在血衣周围。各界人士、各民众团体、各校师生送来的挽联、挽诗、悼词、悼文等,挂满了十个教室。各方面群众络绎不绝前来吊唁并观看挽联。追悼会进行了六天才告结束。当时有许多人抄写挽联、挽诗,我也抄了一本……现在还记得下面几联:一、枪毙李宗黄,讨回血债。打倒蒋介石,继续革命。二、烈士梁元斌,精神不死。凶手李伯英,遗臭万年。三、梁元斌厉声厉色,利用舌剑直刺敌。李宗黄惶脚惶手,拿起手枪乱杀人。四、贼焰虽酣,怎敌得民众反抗力。浩气长存,鼓舞着千万继承人。五、踏着烈士鲜血前进,誓将革命进行到底。”(见杨仲鸿《忆梁元斌烈士的光荣牺牲》,《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8日,在中共云南省特委领导和发动下,昆明各界在昆明南校场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云南农工商学兵联合救滇大会”,号召“农工商学兵联合起来,用血的反抗精神去冲破既往的封建余威和目前的黑暗局势”“踏着梁元斌烈士的血迹前进!”大会通过提案:通电南京政府谴责李宗黄“蹂躏云南,企图造成西南反动势力之阴谋”,团结民众,共同打倒反动军阀;组织云南农工商学兵联合会,筹备省民会议,解决云南一切政治问题;组织宣传队到各县宣传反动军阀的阴谋;通电声讨李宗黄枪杀梁元斌的罪行,请政府予以拘捕,依法治罪,为梁元斌烈士治丧、追悼,建立烈士墓等。会议发表宣言,号召云南人民“踏着梁(元斌)烈士的血迹前进!”提出“拯救自己,解放自己”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工农商学兵广大的联合起来,用血的反抗精神,去冲破既往的封建余威和目前的黑暗势力”,云南的青年革命力量发出了正义的吼声! 梁元斌事件发生后,狼狈不堪的李宗黄虽然借口“三日下午,据随员报告,谓有学生在武庙街演说,被两军人击毙等语,宗黄方在病中,并未注意……”(11月6日李宗黄“宣言”),但革命的怒火已经点燃,革命的矛头直指反动势力:“看啊!站在革命前线的群众,已经齐向反革命军阀互相勾结侵略云南,突被他们的走狗枪击而死难的梁元斌烈士吗?那便是国民革命在云南所开的第一朵鲜红的血花……”(《云南农工商学兵联合救滇大会宣言》)。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和群众压力下,云南省政府方面派代表卢汉接见了群众代表,并答应调查和惩凶,梁元斌的遗体也安葬在了昆明庾园,甚至卢汉、朱旭等滇军将领及部分所部官兵还出席了梁元斌的追悼活动。 而来滇数月,却两手空空,最终换了个千夫所指、臭名昭著名头的李宗黄成了丧家之犬,被迫灰溜溜离开云南,溜回南京去了,临行前他发布宣言哀叹:“在全国共产党业经逐渐消灭,而本省(云南)共产党则反如旭日东升”,充分暴露了他对云南革命斗争蓬勃发展的仇恨和恐惧。云南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昆明大规模的“抗暴驱李”驱逐李宗黄的运动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中共云南党组织在大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时期,取得了驱逐蒋介石特使李宗黄的重大胜利。梁元斌是云南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第一个光荣牺牲的青年斗士,他用鲜血和生命激励了无数云南革命青年,是云南“少年战士”们勇敢向前的光荣革命先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