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沈浩 刘宣彤) 日前,普洱市思茅区推动“一把手”走进直播间接受问政和现场解答,推进民生工程问题及时有效解决。目前已处理民生问题42件。这是今年以来普洱市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 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普洱市多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明确每个领导班子和每名领导干部,年内围绕10件民生实事,至少为民解难题、办实事2件,普通党员至少参与1次志愿服务,为民办1件实事好事。普洱市委常委班子和成员带头开列“民生实事计划”。截至目前,收集民生实事计划709件,其中,市委常委班子14件,领导班子成员(个人)“为民办事清单”1238件,党员(个人)“为民办事清单”4174件。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内生动力。普洱市用好“六个课堂”和一批载体,扎(实)抓实专题学习。突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普通党员、青少年3个群体,围绕4本制定教材和其他重要参考资料,推动专题学习学深悟透。确保专题宣讲全面覆盖,共开展各类宣讲1600余场次。同时,积极开展专题培训、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 目前,利用思普革命老区纪念园、普洱民族团结园、磨黑中学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正元故居等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现场教学500余场次。围绕“永远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先进典型”“红色故事大家讲”等主题,组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1500余(场)次。结合普洱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开展双语党史学习宣传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