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走进乡村看小康

人和业顺幸福长

——腾冲市和顺镇水碓村见闻

干净的火山石路面,崭新的LED智能灯杆,整齐漂亮的民宿客栈,往来穿梭的观光车,以及随处可见的溪水、垂柳、鸟儿……走进腾冲市和顺镇水碓村,溪水绕村,垂柳拂岸,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和顺古镇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获得“中国第一魅力名镇”“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这里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还有艾思奇纪念馆等。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欣赏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身影,还可以看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

和顺镇水碓村有1700多人,主要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近年来,水碓村将生态农业、非遗文化和民宿旅游相结合,走出了农旅结合、文旅结合的发展新路。

水碓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刘正胜介绍,目前,水碓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先后流转土地720余亩,积极发展湿地、荷花等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不断打造新景点,提升旅游品质,增加村民收入。

“我们住在水乡,群众都过上了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村民李祜说,相信今后的小康生活越来越美好。

水碓村有一个乡村古戏台,平时是乡亲们交流走动、休闲娱乐的地方。这几天,台上正在进行舞龙舞狮排练,为下个月的重阳佳节做准备。“举办盛会的时候,十里八村的队伍会齐聚一堂,切磋交流,尽情展示自己的特色。”水碓村老党员李强胜介绍。

腾冲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朝山是腾冲市皮影戏第六代传承人。他说,腾冲皮影戏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擅长神话故事和历史演绎。如今,除了传统表演,皮影的衍生产品在线上线下也非常畅销,这让大家的收入更加多元和稳定。

近年来,和顺古镇丰富的红色资源,吸引了不少党员干部群众和游客前来感受红色文化、体验红色之旅。即使受疫情影响,但自去年以来,和顺古镇仍然接待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人员及游客达16万余人次。

“自从开起了民宿客栈后,我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每年纯收入15万元以上。”水碓村村民李承跃高兴地说。

在水碓村,像李承跃这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村民有近1000人。旅游业带动了农户餐饮、民宿、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业态发展,促进了群众稳定增收。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以上。

“我们将围绕‘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的思路,保护好和顺古镇的风貌、文化和绿水青山,留住田园乡愁。坚持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多举措增加群众收入。同时,坚持法治、自治、德治、智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推动乡村文明,努力实现群众安居乐业,和顺和谐。”和顺镇党委书记普亚增表示。本报记者 李建国

  • 人和业顺幸福长

  • 大围山发现古老蕨类植物新种素功莲座蕨

  • 报头

  • 建设雪山下的小康村文明村

  • “疫情不灭 我们不退”

  • 昆明月饼抽检合格率98.11%

  • 我省启动助力乡村振兴人才精准支持行动

  • “放牛就是巡逻 种地也是站岗”

  • 走进“绿色文山”全媒体采访启动

  • 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与济南片区签订合作协议

  • 科企合作开展云参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 探访亚太森林组织普洱示范基地

  • 昆玉隧洞8号支洞开挖突破千米大关

  • 云南健儿出征全运会决赛

  • 我省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