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彝良县集中优势资源,用活利好政策,着力统筹做好工业转型发展工作。政府加强引导,企业结合实际,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和更新,产品质量持续提升、企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进入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选矿磨浮车间几台大型洗选设备快速运转,正在进行铅锌矿洗选作业。“自从增加了高频振动细筛,我们的金属回收率大概提高一到两个百分点,每年创造的效益大概是在3000万元左右。”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党支部书记谢立志介绍,自2019年公司引进高频振动细筛设备后,优化工艺流程结构,提高磨矿分级效果,实现了有价金属的回收提升。
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自建厂以来,始终坚持资源第一、创新发展的理念,工艺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公司不断提升原矿采掘能力和洗选能力,先后引进高频震动细筛、塔磨机、X荧光在线分析仪,实现了选矿设备转型升级。并通过技术公关研发新型药剂,节约选矿成本。新增硫精矿提质工艺,实现铅锌金属的二次回收。累计投入1.2亿元,建成选矿废水自动化处理系统,实现选矿废水零排放。
彝良驰宏公司还将通过建设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矿山及选矿厂,充分挖掘资源价值,提升价值创造、提升产能规模。
而成立于2007年的彝良天力煤化公司则一直致力于煤炭深加工产业的研发与产业链建设,近年来,公司不断探索技术创新。2019年开始实施烟道灰用于活性石灰煅烧项目,实现了“二次资源”循环利用。“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惰性氛围闭环输送方式,创新地将烟道灰变废为宝,用于活性石灰生产,实现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创造了累计效益1400余万元。”云南天力煤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贤胜说。
同时,彝良天力煤化公司还累计投入近500万元,实施自动出炉机技改项目,用自动化出炉堵眼机代替人工作业,大大降低了电石出炉劳动强度和作业风险,提升了公司本质安全水平。下一步,彝良天力煤化公司将依托天原集团力量,拟在彝良成立煤系研究所,开发利用当地煤炭在新能源材料、负极材料和炭素开发上的应用。扩大以煤炭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业投资,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链,实现电石化工转型升级。
“十三五”以来,彝良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先后引进中杨能源、瑞源水电、宸宇农业等一批优质企业,18个重点项目启动建设,驰宏、天力、中杨能源、云成碳素等企业开展了技术改造或设备更新。淘汰落后产能立窑水泥12.5万吨、硅铁0.4万吨,有力地促进了工业转型升级。2020年,全县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2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42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10.25%,占全县GDP的比重达30.4%。
据介绍,未来五年,按照昭通市委市政府对彝良发展提出的“三个定位”总体要求,彝良将全力打造“工业转型发展示范区”,聚焦煤炭、铅锌、硅矿、绿色新型建材、生物资源加工五个重点,努力在产业聚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力资源和资源开发管理上实现攻坚突破。
本报记者 谢毅
通讯员 孙良晶 陈乐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