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建国 杨艳鹏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腾冲考察时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两年来,保山市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在深入抓好理论武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时代课题,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径,着力培养理论宣讲骨干和打造百姓宣讲队伍,全方位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聚焦讲什么 全市上下一盘棋
加强顶层设计,在全省率先推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讲制度。2021年10月25日,保山市印发《中共保山市委关于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和相关要求,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提供了遵循。
坚持以上率下,“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2021年11月15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刚刚闭幕,保山市委立即组织召开常委会会议及中心组学习会议,传达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安排部署有关工作。
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保山市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着力加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定印发《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精心制定学习专题,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好以上率下的示范带动作用。
2021年,结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保山市切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精神等学习。一年来,保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6次,带动全市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263次。
2021年,保山市还聘请来自不同部门行业、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的专家建立全市理论宣讲专家库,通过巡回式、菜单式宣讲及文艺宣讲、微宣讲、网络宣讲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着力推动理论宣讲工作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理论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山市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关键少数”向基层组织延伸,向全体党员拓展,向广大群众覆盖,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统筹指导、行业部门具体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聚焦谁来讲 打造宣讲轻骑兵
1月19日,腾冲市和顺镇文昌宫“大众哲学大家说”主题活动准时举行。当地镇村干部、乡贤群众代表、商业经营户代表等聚集一堂,聆听先辈走夷方拼搏奋斗的故事,共同交流身边的哲学、生活里的哲学。
“自古以来,和顺就是一个充满着各种生活哲学、处世哲理的多元文化融合之地,我们定期开展主题活动,使之成为一个群众性的百姓交流论坛。”腾冲市和顺镇党委书记普亚增说,“大众哲学大家说”是一个群众性的交流平台,研讨活动参与的对象就是当地乡贤、普通群众、商户代表。通过活动的开展,逐渐形成大家说哲学、学哲学、用哲学的浓厚氛围,让哲学真正回归生活。
如今,和顺镇正着力打造大众哲学之乡,在群众中普遍开展“大众哲学大家说”哲学探讨活动,让学哲学、说哲学、用哲学行为习惯在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普遍传播,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党校人,就是要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他们的心坎里。”今年59岁的腾冲艾思奇百姓宣讲团成员郭胜,是腾冲市委党校的二级主任科员。接近退休年龄的他,坚持用带有“乡土味”的声音,每年下基层开展理论宣讲100多场。在保山市,像郭胜这样的基层宣讲团成员有1200多名,像腾冲市这样的百姓宣讲团有190多个。他们用“乡音”传播“党音”,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到群众当中。
两年来,保山市不断建强市委讲师团,建好用好隆阳区永昌理论宣讲团、施甸县杨善洲精神宣讲团、腾冲市艾思奇百姓宣讲团、龙陵县郑垧靖基层宣讲团、昌宁县“一根丝”宣讲团等大众宣讲团,调整充实保山市青年宣讲团,组建驻保高校大学生宣讲团。
保山市还整合驻村工作队员、乡镇党校人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懂民族语言的乡村干部等力量,吸纳基层干部、致富能手、草根名嘴、先进典型、模范人物、本地乡贤等。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成立基层百姓宣讲团191个,受众达73万余人次。
聚焦怎么讲 宣讲走心更暖心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和顺围绕古镇保护、旅游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真抓实干、笃定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的崭新答卷。”普亚增说。
两年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运用好艾思奇大众化、通俗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保山市结合实际,加强话语体系创新、宣讲方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宣讲阵地建设,不断提高理论宣传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更好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保山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2020年以来,腾冲市和顺镇兴起了红色旅游。在位于和顺镇水碓社区的艾思奇纪念馆旁,别具一格的“能行好”哲院已经建成,游客不仅能体味到和顺和谐之意境,也能感受到和顺和谐之哲思。
和顺镇是党的优秀理论家和杰出理论工作者艾思奇的故乡。“能行好”哲院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之意。
和“能行好”哲院一样,和顺大讲堂也成为和顺群众提升精神境界的“食堂”。讲理论、讲文化、讲哲学、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文昌宫里常常挤满了前来听课的群众。
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是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基础。普亚增深有感触地说:“和顺是一个充满各种生活哲学、处世哲理的多元文化融合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到和顺考察之后,‘大众哲学大家说’的氛围更加浓厚了。”
春回大地,理“响”保山。从田间地头到企业车间、从学校社区到机关单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保山大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成为最嘹亮的主旋律、最昂扬的精气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