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奥会有“得田径者得天下”、冬奥会有“得雪上者得天下”之说。2月18日,中国队选手谷爱凌在个人最强项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毫无悬念摘得自己的第二金。中国代表团收获金牌总数8枚,更让人欣喜的是,8枚金牌中有5金来自雪上项目,雪上项目金牌数首次超过冰上项目金牌数。
在北京冬奥会上,雪上项目的成绩极大地左右了金牌榜的格局。北京冬奥会的109枚金牌中,雪上项目76枚,占比近70%。目前暂居第一位的挪威队15枚金牌中有14金来自雪上项目;排名第二位的德国队10枚金牌全部来自雪上项目;第三位美国队8枚金牌中有6金来自雪上项目。在北京冬奥会之前,我国运动员所获的13枚冬奥会金牌中,只有韩晓鹏获得的金牌来自雪上项目。
自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中国雪上项目的崛起让人叹服,徐梦桃、齐广璞两位老将在最高领奖台含着热泪高唱国歌;谷爱凌、苏翊鸣掀起“青春风暴”;中国钢架雪车实现历史性突破,闫文港、殷正分获第三名、第五名,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雪上项目的勃勃朝气和强大实力。
“冰强雪弱”曾是我国冰雪项目给外界的印象。北京冬奥会筹备期间,我国通过跨界跨项选材、恶补短板、科技助力,实现了冰上和雪上“两翼齐飞”。尽管在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跳台滑雪等项目上,我们与欧美冰雪运动强国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但不可否认,中国雪上运动项目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北京冬奥会注定是一届令人永远铭记的冰雪盛会。北京冬奥会不仅兑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也做到了在雪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同时出击,努力缩短与欧美传统强队间的差距。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雪上基础大项上也能登上领奖台。
特派记者 娄莹
本报北京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