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大三家村

彝家新村变化大

大三家村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仓镇新胜村委会8个自然村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寨。整个村落结合地形自由布局,道路随着地形高低起伏,曲折蜿蜒而上,房屋就地势高低组合。建筑、山体、道路、农田与秀丽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神秘且充满魅力的彝族村落。

村民小组长凹开仪回忆,从前的村子坡陡路滑,地质灾害频发,经济发展在全县比较滞后。2015年9月8日的一场暴雨后,大三家村82户群众集体表决,实施易地搬迁。

大三家村的搬迁突出因地制宜、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彝族特色、长远发展的思路,凸显东山彝族风貌。以公共活动场地为中心,以路网为骨架井然有序安排院落。在政府的帮助下,该村完成了水、电、路、通信、网络、集中养殖小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目标。

2019年,大三家村被列入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村里整合投入资金350万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和乡村振兴项目,基础设施和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搬迁后,大三家村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着力打造春天看花、夏天乘凉、秋天摘果、冬天吃杀猪饭的彝家特色旅游村。

村民凹正伟和凹兴谷夫妻利用自家房子开起了民宿,自2020年起,靠着3间客房和游客订餐,生意好的时候一年能增加5000多元收入。凹兴谷的父亲和凹正伟在村里的养猪场上班,两个人一年约有10万元收入,两个孩子都在村里上幼儿园。

大三家村乡村振兴工作专班负责人字建勋介绍,大三家村与巍山家香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彝家黑猪养殖基地,每年村集体经济约增收30万元。此外,村里家家户户有自己的产业,发展林果、野生蜂蜜,黄芩、三七、滇重楼等药材种植及经营农家乐。

如今,大三家村建起了民族文化博物馆,刺绣、养殖、中式面点、彝族歌舞等培训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经村民大会决定,通过规范村集体经济收益资金管理,为村里约40名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每年700元的高龄补贴,考上大学的学生每年可以得到2000元到4000元不等的助学金,有特殊困难的家庭也能得到相应补助。

段苏航 秦蒙琳

  • 46把椅子见证一家亲

  • 团结情深代代传

  • 巍山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标杆

  • 报头

  • 民富村美产业兴

  • 彝家新村变化大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