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保山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人物故事

82岁老党员的53本日记

“2022年10月16日,小阵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午10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的二十大开幕那天,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北汉庄社区82岁老党员刘宗信写下当天的日记。

走进刘宗信老人的书房,书橱里整齐摆放着手工装订的日记本,一共53本,近100万字。尽管穿越了半个世纪,字里行间仍跳动着日记主人人生理念的火热激情,记录着永远跟党走的忠诚信仰和工作生活历程。

1941年4月出生的刘宗信,1966年3月入党,曾在隆阳区北汉庄生产队和大队做过会计,也在原板桥公社工作过,会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从1969年1月1日起,刘宗信开始写日记。从此,他将“红心向着党”的崇高信仰,“永远跟党走”的忠诚,写进日记。50多年来,刘宗信用一本本日记记录了家庭变化和时代的变迁。小到家庭收支、柴米油盐,大到农村政策、国家大事,页页翻来,历历在目。

刘宗信的妻子马怀芝告诉记者,每当家里来客人,刘老都会拿出日记本,给客人讲一讲过去的故事。

“杨善洲老书记当年在北汉庄办样板田时,都来找我要过粮食产量数据,与农业部门的统计进行比对。”刘宗信回忆,几十年来,他的日记本也成了村民的“活历史”。

随手挑出几本有些泛黄的日记,细细翻看,一页一页记录着刘宗信50多年的光阴记忆。这也成了老人传给儿孙们的一笔精神财富。

本报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王云江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供图

  • 保山市“四个优先”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 美丽边寨入画来

  • 82岁老党员的53本日记

  • 边关稳边民乐

  • 报头

  • 党旗红乡村美

  • “五项工程”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

  • 腾冲:铺展美丽富强边疆新画卷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