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

打通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渠道

阿者科村 本报通讯员 甘与汇 摄

当萦绕山梁的薄雾慢慢散去,哈尼梯田呈现出优美的曲线,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的模样也渐渐显露。像往常一样,哈尼汉子高公后推开“云梯小卖铺”木门,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5年前,随着“阿者科计划”的实施,高公后辞去了工作回到家乡。而在此之前,为了增加收入,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阿者科成了典型的“空心村”,传统文化保护一度面临困境。

阿者科是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五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也是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2018年1月,元阳县邀请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为阿者科村因地制宜编制了“阿者科计划”。以发展“内源式村集体主导”旅游产业为重点,组织村民成立旅游公司,同步推进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文旅融合发展以及农耕技艺传承,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村民受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当下,“阿者科计划”结出的果实为村民坚定发展信心、遗产资源保护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按照分红计划,村里旅游发展收入,三成归村集体旅游公司,七成归村民。归村民的分红又以“民居、梯田、居住、户籍”4个部分执行。“我家各项条件都满足,目前获得分红超过1万元。”哈尼姑娘卢爱文笑得合不拢嘴,她说,她喜欢留在村里当讲解员,人也变得更加自信了。

分红的模式很快产生了连带效应,村民回村发展的积极性与日俱增,如今已有近10户村民回村创业就业。盘活自然资源资产,打通生态产品实现价值的渠道,沉寂已久的小山村焕发勃勃生机,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通过实施“阿者科计划”,截至今年8月,阿者科村接待国内外游客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2.97万元,累计举行6次分红大会,村民直接分红78.51万元,户均达1.2万元。

每到收获季节,梯田捉鱼、稻麦收割、野菜采摘成为阿者科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农耕文化的项目,游客还能根据需求“点单”。随着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村民的日子有了新盼头。50余栋“蘑菇房”已全部挂牌保护,错落分布在青石板路两侧。哈尼族以木刻分水为代表的传统生产制度,以摩批和咪咕为代表的活态文化传承,以乡土建筑工艺、服饰制作和刺绣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都通过游客体验和经营传播得以保护和传承下来。

“除了春耕秋播的农耕生活,慕名而来阿者科的游客越来越多,有工作的地方也有家,好日子就在身边。”高公后说,如今妻子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传统的哈尼风味得到了游客们的肯定。

美丽的村庄可向往、可驻留,无论村民或是游客,驻足阿者科的山水梯田,处处都是“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 刘宇丹

  • 打通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渠道

  • 做足乡愁文化提升体验价值

  • 报头

  • 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 云南推进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 4A级旅游景区创建奖补申报工作启动

  • 昆明市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9.8%

  • 话剧《桂梅老师》开启驻场演出

  • 2022昆明半马下周末鸣枪起跑

  • 找短板固优势让村级监督更有力量

  • 云南省社区运动会大众网球公开赛开拍

  • 我省新增省内确诊病例1例

  • 接续奋斗奉献 建设健康大理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