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 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见 闻

村企共建绘蓝图

沿着弯曲的山路行驶40公里,便来到了西畴县鸡街乡海子村,精美的花台、洋气的楼房映入眼帘,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2016年以来,中国石化云南文山石油挂点帮扶海子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不少石化人投身于此,用实干和担当谱写壮美画卷,用青春和奉献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我是中国石化派来的驻村队员,帮助大家是公司交给我的任务,也是我的职责。”驻村4年,中国石化云南文山石油驻村队员倪俊元骑着摩托跑遍了鸡街乡的每个角落,访遍了每个农家院舍,不仅将公司拨付的资金都用在了刀刃上,也将公司的帮扶帮到了村民心坎上。

“自从种了甘蔗,我们村大变样啦。”花倮人人口仅3000余人,世代生活在大山深处,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经济增长缓慢,是当地政府帮扶的重点对象之一。驻村以来,倪俊元每天逐户宣传政策,遇上“钉子户”就反复跑,火炉烤茶闲谈,想方设法与村民拉近距离,让每家每户了解并享受到政策红利。“甘蔗得横着种、间隔要远一点、土要挖深一点。”甘蔗种植期间,倪俊元晚上学习种植技巧、白天跟着指导员到处跑,一家一户传授种植技巧,为村民答疑解惑,确保大家种得对、种得好。自从种上了甘蔗,包含花倮人在内的鸡街乡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0元增长至8000元,甘蔗种植面积也从200亩增加到2000亩,村民们干劲越来越足。

去年初,何璇来到鸡街乡,接过了倪俊元手中的接力棒。怎么才能放开手去做更多的事?何璇一直在思考。一次偶然外出,何璇发现村里修花台用的砖石都是村民们从河里捡来的,十分漂亮。回到鸡街乡后,何璇立马将想法与村干部商议,积极动员村民到河里搬石头美化环境。

在绿美乡村建设的号召下,修村路、挖沟渠、建花台成了何璇的日常工作。“以前道路非常窄,车辆无法通过,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把堵在路中间的土填到了路两边,现在小汽车、大货车都能过。”走在村路上,何璇满脸自豪。驻村半年,何璇参与过厕所改造、修建花台、疏通排污沟、挖土填路等,用实际行动助力海子村改善村容村貌。

本报记者 段晓瑞

通讯员 芮杉杉 洪冬霞 奚颖 胡志明

  • 春种春收两不误

  • 高效运输保农资

  • 驯化栽培云南特有药材开发新药品

  • 专家为大理州绿色能源建设献策

  • 报头

  • 祥鹏航空开航17年运输旅客逾9500万人次

  • 进村入户解读涉农政策

  • 严把种子质量关

  • 村企共建绘蓝图

  • 用电服务送上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