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瓜田里种着七八个品种的西瓜,4月中旬开始采摘上市。按现在的市场价格,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昌宁县湾甸傣族乡小街子村芒帕自然村的瓜农赧文莱指着自家的瓜田,盘算着收成。
芒帕自然村年平均气温23.8摄氏度,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西瓜、冬早蔬菜、热带水果等农作物。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西瓜、粮食、蔬菜为主,一年可种植三季。
从2005年开始,赧文莱改种了冬早蔬果,仅每年春季种植的西瓜,就能给他带来七八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湾甸乡依托万亩坝子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组织化,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有效推动了产业振兴和群众增收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该乡采取“规模+特色”模式,持续巩固蔬菜、西瓜、水果三个万亩规模农业建设成果,构建了冬季蔬菜、春季西瓜、夏季水果、秋季粮食的“四季产业”发展格局。
湾甸乡党委书记李春华介绍,如今,湾甸乡有果蔬合作社40余家,龙头企业7家,冷链物流企业24家,包揽了分拣、包装、销售全产业链环节。
截至目前,湾甸乡稳定耕地面积8.8万亩,冬季种植蔬菜4.2万亩、产值超3.6亿元,春季种植西瓜1.5万亩、产值超1.1亿元,夏季水果面积1.7万亩、产值超0.6亿元,秋季种植粮食6.5万亩、产量2.3万吨。
本报记者 李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