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生 态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昆明开展12批次“绿剑”行动

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

2021年以来,昆明市已连续开展12批次“绿剑”专项执法行动,检查各类对象2736个、指出环境问题4088个、提出整改建议6204条,拟立案涉嫌环境违法案件861件,为昆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向好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在已建立的立案闭环、靶向执法、执法辅助、实战练兵、宣传震慑和廉政监督等机制上,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转变执法思路,聚焦“两打”、环评领域造假、建设项目自主验收弄虚作假、监测报告数据造假等违法犯罪问题,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今年以来,昆明市第一批“绿剑—2023”专项执法行动已检查各类对象38个,发现环境问题79个,提出整改建议96条,拟立案涉嫌环境违法案件17件,日均办案数由2022年的3.62件提升至现阶段的5.67件,增长比例高达56.63%。

“之前的执法行动运用无人机等设备发现了一批涉嫌环境违法隐蔽问题。”今年,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将全面实行科技执法,各检查组执法人员配齐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终端、无人机等设备,实现现场执法和案件办理全程实时留痕、全过程记录,进一步规范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做到全员、全要素、全流程使用。截至目前,执法人员利用新技术、新装备发现环境问题44个,提出整改建议49条,日均发现环境问题数由2022年的5.22个提升至现阶段的14.67个。

依托“绿剑”专项执法行动品牌,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动执法、案情会商、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等机制,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和公安信息大数据,提升线索摸排、追踪溯源和精准打击能力,强化重点案件联合执法、专案经营和提级查办,合理调配资源,打破行政局限,深挖、严惩环境违法犯罪利益链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收集、转移、处置危险废物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力争案件查办在第一批“绿剑—2023”专项执法行动中取得实质性突破。

本报记者 王琼梅 通讯员 邓杭

  • 国内半数种类蜻蜓生活在云南

  • 高黎贡山近地保护珍稀濒危树种

  • 稻蟹共生 一地双收

  • 报头

  • 削减污染 保护洱海

  • 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

  • 新平县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