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和茜) 立足“争一流 促跨越”行动,紧盯法治宣传工作短板弱项,丽江市政法系统聚焦“向谁普”“谁来普”“普什么”“怎么普”4个问题,牢牢盯住重点人,防住风险事,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围绕重点风险领域突出矛盾风险,由各级综治中心统一牵头,对命案多发的乡(镇、街道)、酒吧、KTV、夜市烧烤摊以及矛盾纠纷突出的村(社区)、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和初中文化以下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农村“三留守”人员、矛盾突出双方当事人等重点人员,开展一线实地摸排,制定“两清单”,并实时进行动态更新,做好高、中、低风险隐患排查,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将专项普法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分片包干、一体推进,确定每名专项普法工作队员挂包1—2名重点人员,各县(区)政法委书记包保一个中心城镇,公安局局长包保一个重点乡(镇、街道),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主要领导各包保一个乡(镇、街道)。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排查确认重点区域4431处、重点对象9590名,化解矛盾纠纷734起、909人。
在省级专项普法第十三工作队下沉丽江后,丽江政法系统与省级专项普法第十三工作队协作,整合省、市、县三级工作队力量,组建了1支省工作队、5支市工作队、59支县(区)工作队,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普法培训、督导检查和重点区域、重点对象普法等工作,提升普法联动性,并将专项普法与“八五”普法有机结合,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和普法责任清单,投入专项普法工作,推动形成“大普法”格局。
为提升普法实效,丽江市政法系统根据前期制定的“两清单”,结合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常态化工作,梳理有现实风险人员名单,全面管住“重点人”,并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区域制定相应普法内容,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普法,全面落实专题排查、专场宣讲、专项化解、专门帮扶、专人稳控“5个专”措施,推动普法工作从“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同时,发挥各级学校“法治副校长”作用,依托“期末最后一堂课”“开学第一课”“法治宣传进校园”等载体,抓实青少年普法教育;发挥“普法阿普”(彝语普法爷爷)、“支客师”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的优势,在节庆期间为群众普法;在春耕农忙的时节,以“火塘会”“院坝会”等形式开展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