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向雄 党晓培 文/图
去年以来,昆明市农信社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六个春城”建设目标,把建设幸福春城转化为农信人的生动实践,不断延伸金融特派员服务,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聚焦“一老一小”,多举措服务老年群体金融需求,提升金融服务青少年儿童重点人群水平,助力“六个春城”建设。
截至目前,昆明市农信社161名金融特派员全覆盖挂联昆明市143个乡镇(街道)和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所在社区,向社区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开展普法、普惠金融知识宣讲591场次,开展反诈、防伪、支付安全等宣传405场次,有效帮助老年人防范金融领域的诈骗。同时,开展适老特色服务和“小小银行家”、金融知识进校园等活动323场次。
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昆明市农信社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一老一小”美好生活的实实在在行动,以农信之为,托起昆明市“一老一小”的稳稳幸福。
聚焦“适老”
紧贴需求服务暖人心
“你们一心为我们着想,真正做到了民之所盼你们必办……”近日,一群老人结伴来到昆明市农信社五华区联社马村信用社,他们此行不是办理业务,而是来送感谢信。
写这封信的6位古稀老人都来自五华区莲华街道马村社区。今年3月初,马村信用社主任、莲华街道金融特派员田浩在与老人们的交流中了解到,公交车爱心卡每年要到指定营业厅办理年检手续,费时费力,给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
爱心卡、学生卡年检事关老年人及青少年生活出行,田浩立即向单位汇报了此事,并着手与街道、社区和公交公司联系协商。在各方的支持配合下,3月20日,马村信用社依托农信自身营业网点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每月20日由公交公司派员会同金融特派员到便民服务圈开展公交卡现场年检服务。此举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称赞,解决了老人和孩子们办爱心卡、学生卡的烦心事。
这样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是昆明市农信社金融特派员推动政银企合作关心关爱“一老一小”的具体行动。
昆明市农信社金融特派员推动组建志愿服务队,主动上门为年老体弱群体送金融服务,针对老年人金融需求,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并行,把柔性关怀渗透到服务的每个细节,帮助老年人打破数字鸿沟,为落地落实“幸福春城”建设贡献力量。针对近年来养老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的现象,昆明市农信社适时开展金融防诈骗教育,营造安全、安心的金融环境,让老年朋友安享晚年。
聚焦“慧小”
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日前,云南省第一个儿童友好银行在官渡农合行揭牌。这是官渡农合行携手区妇联,以“金融+”儿童教育为切入点,合力创新打造的“金融儿童友好”样板品牌。
升级改造后的友好“童阵地”,不仅有亲子阅读区、娱乐活动区、实践体验区等儿童游憩场所,还有爱心妈妈屋、亲子卫生间、儿童停车区等多个功能区。儿童活动区域内装设了防撞条、电源安全扣、儿童座椅等设施,配备了适合各年龄段青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300余册以及品类多样的益智玩具,还同步由金融特派员引领组建“奔奔姐姐”“奔奔哥哥”儿童服务志愿者团队,专门为小朋友提供服务。
昆明市农信社始终秉持携手童行,陪伴成长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金融+”力量,着力做好“小”的文章,通过把儿童事业加快融入“六个春城”建设,强化营业网点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在有条件的网点积极创新打造儿童财商教育、兴趣培养的儿童友好特色服务新天地。
此外,昆明市农信社还聚焦青少年儿童重点人群,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助力青少年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月以来,昆明市农信社金融特派员纷纷走进昆明市中小学开展“少年儿童银行家”“小小银行家”等活动,以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带领学生们学习金融知识,提高反诈意识,引导学生主动远离各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意识。
昆明市农信社持续以守护“一老一少”美好生活为目标,通过对老、少等群体实施多样化的服务举措,让老有所乐、幼有所教落到实处,不断提升“一老一少”的幸福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