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文山州做实做深家庭教育指导——

“益起童行”让家长做“对的父母”

许多家长到“益起童行”家长学校听课

日前,一堂名为“做孩子选对的父母”的家长课堂在文山市开化街道永通社区准时开课。家长高发媚是“益起童行”社区家长学校的学员:“跟了几节课,学着老师的方法与孩子沟通,孩子变化特别大。”如今,每月15日到社区听课已成为她的习惯。

为破解家庭教育难题,自2022年以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在文山市试点打造“益起童行”社区家长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等系列家庭教育品牌,于每月15日、16日、17日在文山市3个街道37个社区和14个乡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在家长学校开展之初,很多家长并不关注。“课程发布出去,家长的反应是‘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就是机构卖的课程’。”永通社区党委副书记李蓉回忆道。为此,文山市妇联与文山市教育体育局建立紧密联系,由学校老师分别挂钩37个社区,组织家长到社区听课,社区负责服务并做好监督和反馈。“从老师喊着家长去,到家长跟着课程跑,变化显而易见。”李蓉说。

家长的信任来自于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在缺经费、缺人才的情况下,文山州、市两级妇联积极协调社会资源,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提供公益课程。

文山州家庭教育协会会长黄顺昌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已有数年,是备受家长喜爱的“金牌”讲师。立足于培育培训家庭教育骨干队伍、推广家庭教育理念、提供家庭教育服务,2018年,黄顺昌组织热心家庭教育事业的人员成立文山州家庭教育协会。“协会的讲师要深度开发自己的技能靠的是实操。”黄顺昌说,协会发挥自身的师资优势,走进社区传授家庭教育知识,为家长解答育儿疑惑,而家长学校为讲师提供授课平台,并通过家长的反馈促进讲师不断成长。2年来,“益起童行”家长学校志愿服务项目从最初的1家志愿服务机构、15名志愿者参与,逐步发展到有9家志愿服务机构、150名志愿者参加。

“项目孵化出越来越多的骨干讲师和培训机构,实现了家长和机构的双赢,缺老师的问题迎刃而解。”文山市妇联主席农璐璐说。

家长学校进社区,打通了家庭教育“最后一公里”。如何让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落到实处,真正让更多家庭受益?机构考评机制和课程反馈机制,成为一个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每年5月,由文山市妇联牵头,联合文山市教体局、社区、文明办对已招募的机构开展联合评估,进行重新招募、评价并授牌,评价合格的团队才能继续加入项目开展服务。“‘一年一聘’的模式提高了机构准入标准,2年下来,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讲师和机构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形成了良性循环。”农璐璐说。

在部分农村地区,家庭教育观念落后、隔代教育问题凸显。“这些家长其实最需要学习,但是他们的学习意愿往往并不高,主动性也不强。”农璐璐笑着说,他们只能先对学校老师进行家庭教育培训,再通过老师用学习到的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

2023年,文山市积极争取哈电集团帮扶资金,志愿服务范围从文山市3个街道37个社区拓展到14个乡镇全覆盖,授课形式从单一的课堂授课扩展为线上网络直播,网络直播课最高峰达到一堂课有8.45万人同时关注。截至目前,项目共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服务活动1000场次,活动服务40多万人次,累计咨询个案3000多个小时,受益家庭2000多个,逐渐成为家长信赖、家庭受益的“益起童行”家庭教育品牌。

本报记者 王世涵

  • “益起童行”让家长做“对的父母”

  • 增设医馆让群众享中医服务

  • 雨后墒情好 农户抢种忙

  • 璀璨钢花锻造的“特种钢电工”

  • 报头

  • 西双版纳州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量质双提升

  • 丽江古城火灾防控技术标准正式施行

  • 幸福食堂让老人尝美好滋味

  • 绿春县招才“直通车”开进重庆大学

  • 盐津县直播带货培训为就业创业添新动力

  • 渝昆高铁李家村隧道贯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