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购买的训练课不能上了 家长如何维权

【案情】近日,购买了昆明动嘉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相关训练课程的家长被告知训练课不能继续上了。“第一次交7905元购买了51节课,2023年10月,交2400元加购了20节课。到目前为止,还有34节课没上完,大概还剩5200元课时费。”李女士说。

李女士表示,从2022年开始,她为孩子购买了昆明动嘉体育的训练课程,一直正常上课,直到今年2月28日,她突然接到教练的通知,被告知动嘉体育的老板联系不上,上课的体育场馆因费用没结算,已经不能给孩子们继续上课了。

和李女士一样,杨女士也于2022年10月在昆明动嘉体育给孩子购买了70节体育训练课。如今,训练课不能上了,老板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家长们都不知该怎样才能退回剩余课时费。“我家孩子现在还剩53节课,不算送的3节课,还剩5000元的课时费。群里其他群友多的剩一两万元课时费,少的也剩几节课没上。”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到,这家企业已经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释法】北京德和衡(昆明)律师事务所律师桂瑶表示,对于这种预付费消费,消费者应理性支付费用,保存好所有与预付费相关的合同、收据、付款凭证等证据材料。

遇到商家经营异常等情况,消费者应尽快与商家取得联系,尝试协商解决退款问题。如商家还在运营,可直接联系商家要求退款。如果协商不成或商家不再运营,消费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应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退回预付款;并应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根据上述规定,该案中,家长们有权要求该体育训练机构退回剩余未被使用的课时费。律师建议,如果确实联系不上企业负责人,消费者还可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来维权。

律师提醒消费者,在消费时,要与经营者签订书面的预付费协议;在消费过程中,要注意保留证据,不能轻信口头承诺。付费前,应严格考察经营者的资质和从业时间等。同时,要注意预存金额不要太高、预存时间尽量短些,最好不要一次性支付超过3个月的费用。虽然有些商家给出的优惠政策可能时间越长优惠越多,但其面临的风险也会越大,预付金额要适当,以免维权难损失惨重。

李艳

  • 努力让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 报头

  • 房子装到一半装修公司跑路 业主该如何处理

  • 外孙偷外公的钱犯法吗

  • 购买的训练课不能上了 家长如何维权

  • 整形机构不具备手术资质 女子受创获赔3倍手术费

  • 隐瞒亲人死亡真相骗取社保金构成诈骗罪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