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开放德宏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亮点

瑞丽市“五个示范”构建中缅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长廊

本报讯(记者 管毓树) 瑞丽市姐相镇银井村与缅甸芒秀村毗邻,中缅国境线以沟渠为界,两村边民多为傣族,习俗相通、交往密切、通婚互市平常,形成了同住一个寨、共赶一条街、共饮一井水的独特人文景观。近年来,瑞丽市委统战部以“五个示范”为着力点,构建起中缅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长廊。

发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示范引领作用,合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村。瑞丽市委统战部立足兴边富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等政策优势,整合各方力量,盘活资源优势,在“边”字上做文章,在“融”字上发力,在“特”字上出成效,擦亮“一寨两国”的品牌影响力,银井村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新格局。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银井分站主要承担银井通道出入境人员、车辆、货物的检查及通道两翼50米边境管控任务。银井分站分别于2015年、2017年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谭泽鑫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

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示范引领作用,合力建设中缅友好交往的国门示范学校。瑞丽市银井小学累计接收缅籍学生221名,比例达40%以上。学校秉持教育无国界、大爱无亲疏的办学理念,坚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引领的建校思路,着力开展法律及边境管理政策法规、国防知识、民族团结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中缅友好历史文化传承进课堂的“五进”活动,让两国学生做中缅两国友谊的使者。

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示范引领作用,合力建设“一寨两国”示范创建景区。“一寨两国”推动景区民族团结工作融入和服务旅游行业,在景区公共场所、经营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突出和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积极引导旅游景区周边各族群众围绕旅游找出路,带动银井村发展了一批农家乐、民俗文化、民宿体验。

发挥银井涉外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示范引领作用,合力联建银井“国际小法庭”。在姐相镇辖区范围内,中缅两国共有19个村寨分布在国界两旁。为进一步加强中缅边民民族团结,促进边境和谐稳定,姐相司法所、边防检查站探索出由镇司法所、边境派出所、边防检查站干警、村寨老人和缅方村寨头人为调解主体的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及时将两国边民之间的纠纷调处平息在民间层面。

  • 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

  • “普法进校园·高校季”在德宏启动

  • 报头

  • 瑞丽市“五个示范”构建中缅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长廊

  • 上海青浦区与德宏深化劳务协作

  • 爱心帮扶拓宽致富路

  • 德宏州林科所收集栽培珍贵树种逾百种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