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国际观察

欧洲各界忧虑对华贸易保护损人害己

“贸易战只有输家”“中国是我们的经济伙伴”……在刚刚结束的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德国、法国财长等欧洲国家政要面对美国压力,发出反对保护主义的声音。

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士认识到,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背离客观事实和经济规律,效仿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只会损害欧洲企业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和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环境。

“请不要这么做”

欧盟委员会于去年10月发起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此外,美国总统拜登本月14日宣布将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连日来,不少欧洲产业人士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如果欧盟效仿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损伤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利益,给欧洲汽车工业制造“悲剧”。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杜登赫费尔说:“在德国制造商看来,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难以置信,整车商和零配件供应商给出的统一意见是:请不要这么做。”

杜登赫费尔警告,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可能会给德国汽车工业带来巨大麻烦,甚至成为一场灾难”。他说,加征关税会导致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并出口的欧洲厂商受损,其中就包括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德国老牌汽车制造商。

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此前告诉媒体,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关税限制的提议是“荒谬的”。

“消费者的噩梦”

德国北德意志州银行汽车行业分析师施沃佩呼吁,欧盟不要追随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因为“这会伤害几乎所有欧盟国家”,特别是伤害到欧洲普通汽车消费者。

“这对汽车消费者来说是噩梦!”施沃佩说,对许多消费者而言,能以1.5万至2万欧元的价格买到一辆电动汽车非常重要,因此“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是消费者尝试新能源出行的希望”。

他表示,目前欧洲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聚焦高端产品,短期内没有给普通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的选择。

杜登赫费尔认为,中国电动汽车性价比高,对本土汽车制造商形成了压力,让他们想方设法生产更便宜的电动汽车,这种竞争推动了欧洲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不要陷入保护主义”

不少欧洲人士认识到,欧盟应与中国加强合作,而不是一味追随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如英国财政大臣亨特在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所说,“不让世界不小心陷入保护主义非常重要”。

意大利前驻华大使、意大利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席白达宁告诉记者,欧洲各国政治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自主性,顶住美国的压力,积极向中国敞开合作大门。白达宁说,美国以空洞的“产能过剩”论调对华加征关税,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其目的是扶持美国国内产业,阻碍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认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是只为一己私利。对美国而言,国际规则越来越不重要。

德国黑森州欧洲及国际事务司前司长博喜文表示,美国一味遵循“美国优先”政策,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出于政治考虑,建议欧盟“不要走这条错误的道路”。他说,这是对欧洲企业的损害,是对德国经济的损害,更是对多边主义的损害。新华社记者

据新华社法兰克福/罗马5月28日电

  • 以色列军队坦克进入拉法市中心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

  • 报头

  • “中国是伟大的东方国家”

  • 超70城推出商品房“以旧换新”

  • 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启动意义重大

  • 全国知识产权快保护机构受理维权案件3.5万件

  • 中柬海军组织海上方向实兵演练

  •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公益支出6.89亿元

  • 欧洲各界忧虑对华贸易保护损人害己

  • 专家支招老年人合理补充蛋白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