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议娴 罗蓉婵
“十四五”以来,云南口岸建设突飞猛进。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一个跨越”“三个定位”美好蓝图,全面推进口岸经济乘风起势。
“十四五”以来,全省口岸数量增至28个,全国排名第四;口岸货运通关能力由2021年的3800万吨提升至当下的8000万吨;6个智慧口岸项目建成投用,其中4个入选国家智慧口岸示范标杆备选清单;国家枢纽与节点口岸集群成型,19个口岸扩能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获得国家口岸办优先推荐……五年来,一条条钢铁动脉穿越云岭群山,一座座智慧口岸矗立边境沿线,一股股商贸洪流涌动西南边陲。口岸,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友谊的重要桥梁。
提质加速,口岸建设实现新跨越
清晨的河口口岸,一辆辆满载越南火龙果、榴莲、荔枝的冷链货车和满载国产葡萄、鲜橙、车厘子的冷柜车交错而过,有序通过河口口岸红河公路大桥卡口。
这里是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陆路口岸。从2019年中越双边第一个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开通,到2025年中越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直达模式常态化运行,6年间,河口口岸逐渐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向东盟的“黄金走廊”。
“报关单尾号:61035,品名:石榴,产地:云南蒙自。”在河口公路口岸北山国际货场出口查验台上,有了5G智能单兵设备的快速审核,不到15分钟,这批货物就完成了查验,驶向越南。云南渡边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徐云霞说:“现在口岸通关效率越来越高,这些早上从基地采摘的石榴,下午就能到越南客户手里。”
陆路口岸一派繁忙景象,水路口岸同样活力迸发。今年前三季度,关累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74.4%。得益于澜沧江—湄公河的区位优势,老挝、缅甸的矿产品正加速向该口岸聚集,昔日宁静的边陲小港,如今已成为澜湄流域的“黄金水道”。“现在可通航船舶已由原先的300吨级提升至500吨级,货船可以拉得更多,航行时间也缩短了,能降低不少运营成本。”云南港投澜沧江开发有限公司张燕孙说。
通关更快、活力更强,得益于口岸扩容提质——
全省实施35项口岸扩容措施,45个重点支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4.2亿元;昆明机场恢复孟买、金奈全货机航线,截至2025年8月开通货运航线11条;河口口岸年通关能力提升至1500万人次;天保口岸单日进出口货值突破5000万元;磨憨公路口岸从4车道拓宽至12车道,货运车辆日均通行能力提升至2000辆次以上;磨憨铁路口岸成为全国通关效率最高、货运增速最快、面向东盟最大的铁路口岸及首个经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国际卫生陆港……一条条延伸的通道,编织成云南对外开放的脉络,连接着市场,也连接着机遇。
流程更简、效率更高,离不开口岸智慧赋能——
磨憨公路口岸车辆验放时间从10分钟压缩至4分钟;磨憨铁路口岸榴莲检测实现24小时出报告,昆明(磨憨)全国榴莲集散中心运营,榴莲进口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河口公路口岸实施“一箱到底”“一车到底”“重进重出”(双向载货进出)试点,将跨境车辆通行时间从30分钟缩减至10分钟;关累港口岸创新实施“通关提速+冷链护航+全时服务”,通关时间缩减48小时;20个智能化场景投入应用,“远程查验”模式推广至昆明海关30个关区,实现隶属海关全覆盖,蔬菜花卉查验时间由2至3天压缩至4小时以内……一次次技术升级创新,织密了口岸运行的“智慧之网”,让高效成为日常,让连接更有温度。
集群成势,拓展对外开放新格局
9月20日,一批货值18.4万元的老挝茶叶经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监管合格后顺利抵达昆明。这是首批通过中老铁路进口的茶叶,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又添新品种。“老挝茶叶有着独特的野韵,在国内市场认可度很高。中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从老挝勐赛装载上车,48小时内就能直达昆明。”西双版纳捷宇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郑鹏介绍。随着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粮食、冰鲜水产品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常态化运行后,老挝芒果、越南冰鲜章鱼等特色农产品正通过铁路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昆明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9日,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突破1500万吨,货值超653亿元。更多企业借助铁路开拓机遇,更多商品搭乘列车高效流通。
近年来,云南充分发挥口岸畅通国内外市场关键节点的作用,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进一步助推沿边开放。全省以昆明国际枢纽口岸为核心,以磨憨、河口、瑞丽重点枢纽口岸为龙头,以孟定清水河、猴桥、天保、关累港物流节点口岸为支撑的“1+3+4+N”口岸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以口岸为流量入口,云南正在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云南五华两亚(磨憨)产业园区在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磨憨南坡国际产业合作区开园,实现省会城市与边境口岸携手发展的新突破;瑞丽沿边产业园区厂房与配套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产业链也正从单点突破向集群成势跨越,缅籍员工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共享发展成果;河口沿边产业园聚焦消费电子零部件、轻纺加工、东盟特色商品加工、跨境服务业四大赛道,着力打造中越跨境产业新枢纽、沿边开放发展新高地,融合发展推动云南沿边地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口岸的繁荣也带动了人文交流的热络。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截至今年10月8日,累计发送旅客超6000万人次;今年以来,昆明机场口岸出入境旅客流量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日均通关人数突破1万人次,展现出强劲的国际往来活力。“从下飞机到入境通关,整个过程非常方便快捷。”刚刚通过免签入境中国的韩国游客车在旭兴奋地说,“免签让我们全家来云南旅游的计划变得简单,终于能亲身体验丽江和香格里拉了。”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动能澎湃,云南口岸经济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从货物往来的畅通到人文交流的密切,从智慧口岸的硬核支撑到国际通道的纵横延伸,口岸如同颗颗明珠,串联起云岭大地沿边开放的灼灼光华,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注入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