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幸福玉溪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三湖”保护打出治理“组合拳”

2021年,玉溪市在全省率先组建“湖泊革命”指挥部,搭建市县乡村组五级指挥体系,深入推动“湖泊革命”。“十四五”期间,玉溪市多部门联动,守好战位、紧密配合,打出“三湖”保护治理“组合拳”。

坚持“一湖一策”,玉溪市每年制定落实年度重点工作清单,聚焦城乡污水治理、农田尾水循环利用两个闭环,突出抓好城乡污水治理、农业面源防治、河道水质提升、生态环境修复四个重点,创新推进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推动湖泊保护治理提质增效。坚持机制化、法治化、责任化治湖,推动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上下联动推动湖泊保护治理工作落地见效。

聚焦“两污”治理关键环节,系统施策、精准发力,推动“三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抚仙湖流域内339个自然村、星云湖流域内223个自然村已全部实现污水处理设施覆盖,杞麓湖流域内完成175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完成澄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将生活垃圾由填埋方式转变到资源化利用模式;在通海县建成“江川—通海—华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玉溪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单建共享”。

着力构建“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全链条治理体系,有力、有序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绿色转型发展。制定农业生产种植作物清单和技术指导意见,大力推广粮经轮作、水旱轮作等模式,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三湖”流域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大力推广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盘活低效资源、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广肥水循环利用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绿色高效转型。在“三湖”流域实施差异化畜禽养殖管理,构建“养殖管控+废弃物资源化”双轨治理体系。

落实主要河道综合治理,采取控源截污、引流堵口、清淤清障、引水入河等整治措施,实现河道清污分流、清水入湖。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强化水域岸线管控、开展排污口排查整治、强化河道运行调度、加强河道日常管护,不断提升改善河道水质,为湖泊提供优质清水补充。同时,抓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这个“牛鼻子”,加快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减排和灌区工程建设,助力“三湖”保护治理。

下一步,玉溪市将按照“三治一改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加强控源减污、控磷减氮,协同推进截污治污系统全覆盖、农业面源污染全防治、河道水质全提升、生态修复全加强、管湖治湖全参与五个专项工作,奋力推动湖泊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报记者 王剑钊

  • 赛事引领文体旅融合破圈扩容

  • 报头

  • 拓宽“交通圈”连通“经济圈”

  • “三湖”保护打出治理“组合拳”

  • “融荣共居”同心建设幸福城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