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推广好经验 再上新台阶

本报评论员

昨日召开的全省防汛救灾工作总结会议,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提升“1262”预警叫应机制的做法经验,表扬了全省在防汛救灾中表现突出的100个集体和300名个人。此次会议既是对云南防汛救灾成效的全面总结,也是推动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再动员、再部署。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为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云南是全国防汛救灾任务最重省份之一,暴雨多发、河网密布、地质灾害突出等因素叠加,防汛救灾工作更具复杂性和严峻性。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创新建立并持续完善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推动全省防汛救灾工作实现了历史性、根本性的转变。

“1262”机制建立和运行后,全省因洪涝灾害伤亡人数大幅下降,工作体系整体重塑,以防为主成为常态,干部作风得到锤炼。实践证明,“1262”机制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了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一套务实、管用、高效的工作方法。

“1262”机制的成功实践,为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启示。加强党的领导是防汛救灾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党政“一把手”直接抓,以上率下、压紧压实防汛责任。健全指挥体系是防汛救灾的关键所在,必须做到指令畅通、步调一致,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精准预报预警是防汛救灾的先决条件,必须提前预报、叫应到人,为有效防范应对赢得时间、赢得主动。果断转移避险是防汛救灾的重中之重,必须以坚决的态度、迅速的行动转移群众,做到应转尽转、不漏一人。做实网格管理是防汛救灾的坚实基础,必须落实到户、责任到人,打通防汛救灾工作“最后一公里”。查改风险隐患是防汛救灾的治本之策,必须强化源头治理,既查又改,早发现、早处置,把风险消除在成灾之前。强化科技赋能是防汛救灾的有力支撑,必须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全方位提升防汛救灾能力水平。高效抢险救援是防汛救灾的兜底保障,必须充分准备、科学组织,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用成功经验指导实践,才能更好推进工作。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举一反三、总结提升,将“1262”机制的成功经验拓展运用到森林防火、抗震救灾、安全生产等更多领域,系统总结推广一批基层干部群众都知道、好操作、用得好的工作机制,推动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障。

  •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 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 总结提升“1262”预警叫应机制做法经验

  • 转型升级加快 发展动能强劲

  • 十五运会云南代表团创单日奖牌数新高

  • 报头

  • 向民营企业家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为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筑牢安全保障

  • 为您导读

  • 推广好经验 再上新台阶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