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中共云南一大代表的脚步,我们从蒙自驱车前往查尼皮。半小时左右,就从高速驶下进入查尼皮公路,在道路两旁盏盏马灯形路灯的照耀下,我们离会址越来越近,也一步步走进历史。 1928年10月13日,17名年轻代表围聚在当地村民李开文家的茅草屋中,召开了中共云南地方组织第一次全省党代表大会。大会健全和加强了党的领导机关,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选址查尼皮,位置偏僻隐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今道路的通达让我们很难想象,92年前乔装打扮、心怀理想的党代表们走了多久才抵达这个彼时仍被崇山峻岭环抱的小山村,更不知道其中长途跋涉的危险与艰辛。 条件艰苦,是一大会址带给我们的直观感受。 走进恢复重建的茅草屋,仅10余平方米的房间摆放着方桌、条凳、马灯等物品,虽然条件简陋,但丝毫不影响参会代表牺牲一切投身革命的决心和信心。会址不远处,则是新建的中共云南一大陈列馆。不少同行者在门口鲜红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现实与历史仿佛在这一刻重叠。如先烈所愿,曾经破旧的屋舍已被现代化的建筑取代,土墙毛路与通村到户的硬化路形成鲜明对比,唯一没有变的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精神。 正是在这样的信念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奋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就了泱泱华夏的焕然风貌…… 浮想联翩中,思绪不由飞回共产党人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惜抛洒生命与热血的革命岁月。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唯有奋斗才能不负先烈期许,唯有拼搏才能创造幸福、开创未来。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中共云南一大查尼皮会址已经迎来了上百万人次的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越来越多的人从这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中汲取到了奋进的力量,以忠诚担当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用革命精神续写新辉煌。 本报记者 黄翘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