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 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鱼拓爱好者李品中——

网上卖“鱼” 小众的非遗找到同好

李品中父亲的鱼拓作品

人物故事

李品中大概是消费者遇到过最“奇怪”的店主,他的店铺是网上罕见的非遗鱼拓店。

鱼拓源自碑拓,发轫于宋朝,是一种将鱼的形象用墨汁或颜料,用1:1的比例拓印到纸上的技法和艺术,不仅有艺术欣赏性,还有鱼类研究价值。因为没有很好地传承推广,直至今天,鱼拓仍是一门小众艺术,但在浙江省舟山市、象山县以及山东省高密市等地,鱼拓已经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35岁的李品中来自曲靖市,学习鱼拓是源于父亲的熏陶。父亲是钓鱼爱好者,每次钓到漂亮或者体型巨大的鱼时,总想着用什么方式留存下来。他参考《钓鱼杂志》上介绍的方法,摸索着做鱼拓画,不光拓自己钓上来的鱼,还帮鱼友拓鱼。本身就对艺术很感兴趣的李品中耳濡目染,也跟着父亲学习鱼拓艺术。

一幅鱼拓的创作过程大致为:先准备一条鱼,清理鱼身上的黏液;调制颜料;给鱼刷好颜料;覆上纸覆并轻轻按压;揭纸,用画笔描绘鱼眼等细节。

2013年,李品中创作出第一幅鱼拓画,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第二年,他开了淘宝店“鱼拓印象画廊”,这是目前淘宝上唯一一家专卖鱼拓画的店铺。店里的鱼拓都是孤品,卖一件下架一件。

8年来,他拓得最多的是鲤鱼,有3000多条,最小的是在云南人工养殖的金线鱼,长度只有7厘米;最大的是曲靖当地的青鱼,长1.3米。最奇特的莫过于沿海养殖的圆头鲨。“许多人买鱼拓,是想图个好彩头。像鲤鱼跃龙门,双鱼太极图,都寓意好运、迎财。”李品中说。

开淘宝店之前,李品中身边没什么人了解鱼拓。淘宝成了一个窗口,让他认识了全国各地的鱼拓爱好者。不少人拿着已买的鱼拓,请他免费鉴定价值;有海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夸他的作品像《清宫海错图》,建议他举办展览;还有一名玉溪钓鱼爱好者,买完作品后,还提出要拜师学艺……

依托淘宝店,李品中的作品打破了地理限制,经常有订单寄往转运仓,这意味着买家身处海外。而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喜欢鱼拓画,李品中把价格定得便宜,最低的才60元。“鱼拓本就来自民间的艺术,是人人可学习,人人可负担的艺术。”李品中笃定地说,“这也是我最初开淘宝店的目的,希望这项小众的非遗技艺可以被更多人熟悉。”

2021年7月发布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目前淘宝上非遗类活跃手工艺店铺数量已超过2.5万家,截至6月底有14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上年成交过亿元。从云南鱼拓到广东石湾公仔,从福州金石篆刻到贵州苗族蜡染……在淘宝上,再遥远再小众的非遗技艺也能找到同好。

本报记者 陈文忠

  • 弥渡青花椒飘香

  • 建水县建设“阳光玫瑰”重要产区

  • 网上卖“鱼” 小众的非遗找到同好

  • 报头

  • 入选全国重点管理标杆企业

  • 助农民工及时拿到工资

  • 为创业者提供便捷服务

  • 开展行业协商精准“把脉开方”

  • 税邮合作示范点试运行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