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
今年以来,水富市大抓项目建设、大抓产业发展、大抓招商引资,不断壮大工业经济。
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51亿元,同比增长12.4%;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2亿元,同比增长52.6%,超额完成昭通下达目标任务3.72亿元;新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个,为全年工业稳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水富市把大抓项目建设作为全市“九大会战”的第一战,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大、项目为先;有关部门开动脑筋谋划项目,全力以赴争取项目,要素保障单位为项目包装、争取、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土地、环评、用能等方面在项目前期主动介入,发改、国土、环保等部门一对一指导、一对一解决。成立工作专班深入一线推进项目,列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把办公室设置在工地上、第一线,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标准、质量、安全等,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同时,扛牢产业建设的主体责任,聚焦组织推进、统筹协调、工作调度3个重点,在服务和保障向家坝水电站平稳运行、云天化迭代升级、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同时,倾力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绿色建材及现代物流产业、康养旅游产业、精品农业产业“四大集群”。围绕新能源电池材料,全面推进延链、补链、强链,逐步壮大工业经济,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带动规上工业高速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增速较2022年一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完成能源外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4%,投资总额名列昭通市第二。
此外,该市大抓招商引资,“走出去”找项目,咬住不放签项目,精准服务建项目,对签约的招商引资项目进行“保姆式”跟进服务。对企业需要办的事情,第一时间落实、第一时间推进,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交代。今年1至3月,全市完成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6.48亿元,同比增长2.9%。目前,已有8家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入驻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富市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初具雏形。
本报记者 沈迅 通讯员 狄廷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