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科教卫生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南省农科院质标所品质评鉴与品牌农业创新团队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为云南农业品牌打造贡献科技力量

依托“高原河湖流域农田面源污染防控与农业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团队研究形成了“辣椒玉米套种绿色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入选2023年云南农业主推技术。

团队研发出“水稻+蚕豆+水稻”轮作有机种植模式,实现水稻和蚕豆周年产值接近1万元。与常规技术相比,化肥减施30%以上,农药减施40%以上,水稻、蚕豆累计增产20%。

团队研发出“苹果+绿肥+鸭鹅”立体种养模式,减少施肥量20%以上,杂草控制率达20%以上,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提升20%,提高经济附加值12%。

202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品质评鉴与品牌农业创新团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加大科技创新,团队围绕8项在研项目开展攻关。截至2024年2月20日,团队共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1篇;专利授权11项;颁布标准3项,审定标准1项,发布团体标准3项,1项测试指南(行业标准)通过审定。

促进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自2023年以来,团队组建峨山农科服务团、漾濞农科服务团,依托省科技特派员、企业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专项等,累计到基层开展农科服务超过120天;与省内5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协议,达成合作意向;开展技术示范累计10万余亩,协助申报有机产品16项、绿色农产品认证14项;培训基层农技骨干、合作社人员、种植大户200多人次。

团队现有12人,设有农产品质量追溯与产业标准研究中心、农产品质量调控研究中心、农产品品质鉴定与营养研究中心3个研究中心,建有云南省基层专家工作站2个。依托团队力量,于2023年6月2日组建成立云南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于11月2日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创建农产品品质规格营养功能评价昆明技术中心。

“以提升特色农产品营养及功能品质为目标,致力于农产品品质与食物营养监测评价平台建设,开展农产品安全指标及营养成分检测及评价,农产品功能物质鉴定和挖掘,研发农产品功能物质累积和食品营养成分保持利用技术;聚焦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调控、区域特征品质鉴定、生产模式创新和生产过程质量调控、产品适时采收质量保障和农产品品牌打造等重点环节,开展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绿色高效种植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研究与集成示范;研究构建农产品安全生产全过程管控数字化技术包括农产品质量追溯,品质控制及定制化销售智慧管理技术体系,提供优质农产品产业品牌打造科技服务。”团队首席研究员米艳华表示,下一步,团队将重点围绕以农产品及产地环境安全质量引发的健康风险、农产品营养品质和功能物质通过食物链对人体的保健功效,结合农业绿色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振兴等科技发展导向,强化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为云南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品牌打造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陈云芬

  •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小“AED”守护大健康

  • 报头

  • 为云南农业品牌打造贡献科技力量

  • 邓军专家工作站在富宁揭牌

  • 科研人员发现一种具抗癌能力蝙蝠

  • 和平文化遗址增至10余处

  • 关注带状疱疹 积极预防主动免疫

  • 云南省健康产业发展集团健康管理院成立

  • 昆医大附一院精准切除巨大肝脏血管肿瘤

  • 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助力社区眼底疾病早筛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