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省发展改革委如何为“一老一小”办实事谋幸福?
梁旭东: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一老一小”问题既是家事,也是国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数据显示,云南省常住人口中,0至14岁人口占19.6%,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8%,我省已步入加速老龄化阶段,全社会对养老服务、托育服务需求高涨,“一老一小”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近年来,省发展改革委在惠民生、促发展,不断织密扎牢社会保障服务网的过程中,始终把“一老一小”摆在重要位置,逐步完善政策体系。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出台我省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三年行动,提出了建设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设施、提升老年人健康保障能力、加大标准化儿童保健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水平等6项重点任务,有力保障“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享受公平可及基本公共服务的权益;服务指导16个州(市)研究制定“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并督促指导落实,目前正牵头研究制定《云南省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实施意见》,旨在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同时,围绕养老需求和服务短板,省发展改革委服务指导各地谋划储备项目,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持续扩大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十四五”以来,省发展改革委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推介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52个养老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养老床位1.02万个;争取资金支持3个妇幼保健项目建设,妇女儿童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支持110个幼儿园和托育项目建设,计划新增托位1320个。
自2023年5月昆明市入选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以来,省发展改革委围绕公共空间、设施适儿化改造和校外活动场所设施等积极谋划储备10个项目,用心用力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品质提升,擦亮城市幸福底色。
记者:省发展改革委将从哪些方面发力,满足“一老一小”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梁旭东:省委书记王宁指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养老托育有很多共通之处,需要多方发力、协同推进。
省发展改革委将聚焦全省养老托育工作的短板弱项,与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妇儿工委办等有关部门一起,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和落实力度,协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对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不折不扣执行国家、省有关政策,不断提高老年人、儿童服务项目标准化、便利化水平。
同时,省发展改革委将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支持“一老一小”的有关政策,聚焦养老、托育、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服务指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谋划和滚动储备一批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设施、教育基础设施和儿童友好空间项目,尽最大努力争取资金支持,并加强试点经验总结推广,鼓励各地将老龄友好、儿童优先等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有机融入城市建设各领域、各环节,让关爱“一老一小”既有制度支撑,又有系统举措,真正将老有所养、幼有所育落到实处。本报记者 段晓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