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元江县甘庄街道——

“阳光玫瑰”抢鲜上市

甘庄街道群众在种植基地打零工。

又逢甜蜜收获季,满架葡萄一园香。近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甘庄街道的160余亩“阳光玫瑰”葡萄迎来丰收,适宜的气温、充足的光照条件,让葡萄的甜度迅速飙升,抢鲜上市,开启了一场甜蜜的盛宴。

走进位于甘庄街道干坝社区丫口小组的葡萄种植基地,一串串颗粒饱满的“阳光玫瑰”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玫瑰清香。“‘阳光玫瑰’夏季挂果,成熟期主要集中在六七月份,每天的采摘量会根据收购商的需求上下浮动,主要是省外需求较多。”采摘工人杨自芬说。

种植基地负责人聂正明介绍,果子采摘下来之后会进行分级,有的供货给电商平台,有的线下运输至省内外实体商店。“现在收购价每公斤20元,价格比较稳定,预计今年产量能达到307吨,产值约600万元。”聂正明说。

在种植基地的打包台上,工人们熟练地挑拣刚采摘下来的葡萄,对葡萄进行修形、包装。随着葡萄的上市,每天有80多名工人在种植基地务工,每年带动当地群众就业300余人次。包装工人黄丽萍说:“每年葡萄成熟的时候,就会到这里做活,基地提供食宿,每天有130元工钱,大家都愿意到这里做工。”

据了解,种植基地每年葡萄产值稳定,一年挂果两次,除了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方式。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园内实现滴灌、大棚全覆盖。此外,采用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进行治理,每串葡萄都被专用套袋保护起来,有效防止多种虫害危害果实,保证葡萄颜色亮丽、外形美观。

来自福建的收购商张周鑫说:“我们每年都会到这里收购葡萄,基地管理比较规范,葡萄品质稳定,优异的自然条件也使得葡萄的颜色更加鲜艳、口感更甜,受到福建、浙江一带消费者的喜爱。”

因管理科学、品质佳、销路好,自2020年种植以来,“阳光玫瑰”已经成为甘庄街道的特色产业。甘庄街道将围绕“特色葡萄”主题,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持续推广种植技术,带动更多农户参与,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李苏榕

通讯员 刘政佳 方璐 文/图

  • 夏季草莓采摘忙

  • “阳光玫瑰”抢鲜上市

  • 金银花开“金银”来

  • 洱海弓鱼“上山”

  • 报头

  • 产业之笔绘振兴新景

  • 绿色竹林催生“甜蜜产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