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兰坪县啦井镇——

金银花开“金银”来

群众采摘金银花。

盛夏,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啦井镇长涧村千亩金银花满山绽放,一场别开生面的“金银花节”暨第一届金银花采摘赛在山野田垄热闹进行,拉开了啦井镇金银花采收、晾晒序幕。

长涧村二组金银花种植基地弥漫着淡淡花香。参赛的村民们拿着塑料桶,背上竹篓、挂上腰布,争夺采摘赛冠军。

“我两个小时摘了3.8公斤,得了二等奖,明年争取拿第一。”参赛选手杨树莲高兴地说,采摘赛把乡亲们聚在一起,交流种植和采摘经验,探讨晾晒方法,一起感受丰收的快乐。

啦井镇地处澜沧江干热河谷,坡地多、耕地少。这几年,当地立足山地资源,带领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前几年种植金银花的基础上,引进云南康养百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金银花加工厂,开发金银花产品,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打造兰坪县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和加工基地,拓宽山区群众致富路。

白天带着家人采摘、晾晒金银花,夜晚学种金银花盆景,长涧村河边小组村民和四明高兴地说:“以前种洋芋和玉米,土质差、收成低,每年收入600元左右。种金银花后,收入翻了四五番。”

杨加艳是金银花采摘能手,每年采摘季是她最忙碌也是最快乐的时候。“收入多少看自己的能力,金银花采摘装篮称重后,可以现场领到工钱。每天有80元至130元。”杨加艳说,采摘金银花,活不重,村里无法外出务工的乡亲们也有了在家门口挣钱的好机会。

在产业兴镇富民道路上,啦井镇不断摸索前行,结合各村资源实际和群众意愿,以“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模式,按照每年每亩500元的价格将闲置荒地、零散土地流转给企业,盘活资源。开展金银花产业种植、管理技能培训,提高种植农户修剪、打枝、整形、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实施山区“小水网”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夯实农业产业生产基础。推行企业提供技术和种苗、保价回收金银花的模式,增强农户种植金银花的信心,推动金银花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在啦井镇党委、政府支持下,云南康养百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长涧村为中心,逐年向周边乡镇、村寨推广金银花种植。目前,已在兰坪县种植金银花7894亩,选育出适合兰坪本土的金银花良种种苗,建立起金银花种质资源圃和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体系。“金银花开花季节,是我们村最美丽、群众最幸福的季节。”长涧村党总支书记和泽文说,金银花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金银花开“金银”来。目前,啦井镇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4494.21亩,实现产值318万元,带动289户群众增收867人,人均纯收入增长3667.82元。

本报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杨澜 文/图

  • 夏季草莓采摘忙

  • “阳光玫瑰”抢鲜上市

  • 金银花开“金银”来

  • 洱海弓鱼“上山”

  • 报头

  • 产业之笔绘振兴新景

  • 绿色竹林催生“甜蜜产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