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生 态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西盟县—

城市建设绿美惠民

滨河公园 本报通讯员 奚川江 摄

初秋傍晚,记者来到西盟佤族自治县东城区休闲公园,广场中央,孩子们尽情奔跑、嬉戏;水池边,居民或驻足拍照,或休闲健身,或坐在长椅上聊天;球场上,运动达人挥汗如雨……公园里充满了健康快乐、美好和谐的氛围。

东城区休闲公园总面积28.9亩,其中水域面积2.7亩,依托调蓄雨水池,可有效缓解汛期压力。园内景观设计以佤族、傣族、拉祜族等特色民族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当地文化特色。“公园建好后,周边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茶余饭后我们在公园散散步、健健身,呼吸着新鲜空气,欣赏着周边美景,幸福感满满。”谈到公园的变化,东城社区居民叶英高兴地说。

近年来,西盟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绿美惠民”的理念,将绿美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在项目改造前问民需、集民智。通过增加活动场地,完善配套设施,充分挖掘小区内的边角地、空闲地、拆违腾退土地及其他可利用空间等规划建设“口袋公园”,让景观融入生活,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现实。

傍晚时分,西盟县龙潭新村“口袋公园”里逐渐热闹起来,滑梯上、球场里到处都是孩子们嬉戏玩耍的身影,家长们在一旁边聊家常边看孩子,欢声笑语回荡在公园内。“以前锻炼、散步,要么去比较远的大公园,要么在小区里。现在‘口袋公园’建成了,早晚散步有了新去处,环境更好也更方便了。”正在散步的龙潭新村小区居民魏悦说。

“一座建筑一幅画、一条街区一道景、整个佤山一公园”。自绿美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西盟县以增绿提质为主线,以景区标准建设县城,不断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和山水空间格局,积极推进绿美城市建设。截至目前,西盟县城建成区绿地80.96公顷,绿地率达41.26%,绿化覆盖率达43.25%,共建设各类公园8个,其中“口袋公园”6个,种植绿植5.95万平方米、乔木1100余棵。全县已谋划建设绿美城市项目8项,绿美城市三年计划总投资6154万元。

本报记者 沈浩 通讯员 刁弘智

  • 龙陵秋海棠原生地开花野生动物池塘消暑

  • 城市建设绿美惠民

  • 增绿提质扮靓城市

  • 解锁湄公河旅游“生态密码”

  • 报头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