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奋进富源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抓实河长制 绘好河湖秀美画卷

治理后的东门河水畅岸绿景美。

眼下,走进富源县境内不同的湖泊、河流区域,映入眼帘的是清澈的河水、流畅的河道、景色秀美的岸线和水鸟嬉戏打闹的场面。这如诗如画的生态建设成果,是富源县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

落实河长制关键在河长,富源县建立县镇两级督察、县镇村三级河长、县镇村组四级治理体系,压紧压实河长责任。设立县级河长26名、镇级河长144名、村级河长408名,常态化对44条主要河流、155座水库(塘坝)开展常态化巡河检查。截至目前,2024年全县各级河长共计巡河1.1万次。

“河长制不是挂名制,而是责任田。既然当了河长,就要认真履行管河治河护河责任。”小黄泥河镇级河长关亚说。

“在落实河长制过程中,富源县健全完善‘党建+河长制’‘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河长+校长’等机制,凝聚多方力量,协同推进河湖治理与保护工作。”县水务局负责人介绍。

围绕实现河湖治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目标,富源县集中力量清理河湖“四乱”,扎实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启动县城清溪河治理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阿汪、补木、大跌水水库水源工程,有序开展嘉河下段、黄泥河上段河道治理项目。同时,投资建设、改造10个乡镇集镇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收集乡镇集镇污水,最大限度减少污水排入河湖。

为管理好治理好河湖,全县将河湖按水系分成34个微小流域,由县水务局对每个流域开展健康评价,并编制“一河一策”。同时,与周边罗平县、贵州省盘州市、兴义市联合,建立联防联控管理机制,对6条跨县河流、2条跨省河流开展互派河长、信息共享、联合巡查、联动执法等工作,跨界河流实现共治共管。

富源县水务局河长办负责人董强介绍,2024年上半年,全县3个省控水质断面、3个市控水质断面、18个县级水质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2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夏关正 文/图

  • 抓实河长制 绘好河湖秀美画卷

  • 守牢汛期安全 护好群众利益

  • 报头

  • 通力协作 抓实水土保持工作

  • 四起险情 这样扑灭

  • 科学用“闸” 合理调配水资源

  • 水润富源 确保用上干净放心水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