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声音

尼加拉瓜驻华大使迈克尔·坎贝尔:

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实施了开创性的生态项目,包括大规模植树造林、红树林生态恢复等,创造了很多绿色就业机会。我们期待与中国合作,发展可持续农业,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尼加拉瓜可以借鉴中国在精准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技术方面的经验,提升当地农业生产率,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

亚洲象“北上南归”的动人故事让我理解了云南的生态哲学,在保护人类、发展城市的同时,还保护了野生象。人类在改善生活方式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现在应该给予自然更多的关注。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十分重要。

马耳他驻华大使白瀚轩:

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地中海地区也面临着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改变消费和生产模式的挑战,而这一切都处于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衰退的背景下。洱海论坛的举办进一步表明,中国始终致力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并积极参与到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之中。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欧意玛:

“多样性”“美丽”“令人兴奋”这3个词用来描述云南非常贴切,这也是我喜欢云南的原因。云南的民族丰富多样,景观地貌的多样性使得云南独一无二。从少数民族文化、村庄、湖泊中,也能感受到云南的美丽。当地人民精神面貌昂扬,人们都想齐心协力保护好环境。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

绿色生态农业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它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循环经济模式,采用生物防治和有机耕作方式,保护土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还能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地球环境学堂教授渡边绍裕:

位于滋贺县的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自2003年以来,当地一直在推广生态友好型农业,旨在与包括琵琶湖在内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通过利用循环灌溉设施对农业排水进行再利用、减少化肥施用并防止地表径流等措施,减少进入琵琶湖的污染负荷。

本报记者 李玲 王韵雅 整理

  • 骑行中感受洱海之美

  • 携手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

  • 报头

  • 共同讲好生态文明故事

  • 声音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