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门票激活文旅市场的一池春水
《人民日报》:这并非这座“花炮之都”第一次走红网络。自2023年2月起,浏阳天空剧院周末焰火秀在每周六晚如约而至,门票售价仅1元。璀璨的烟花引得年轻群体蜂拥而至,良好的口碑又通过社群不断传播和放大,使得焰火秀累计吸引游客逾450万人次,网络好评如潮。一场焰火秀,成本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是否赔本赚吆喝?效益在门票外。得益于周末焰火秀,当地酒店的餐饮和住宿订单均有大幅增长,企业拥有了宣传推广的好平台,浏阳花炮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浏阳每场焰火秀能拉动文旅消费逾2000万元,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带动文旅消费超150亿元。“白天游乡村,晚上看焰火”,如今成为当地文旅新名片。门票收入损失了,但城市形象提升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更为强劲。1元门票代表着一种创新思维。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巧思,激活了文旅市场的一池春水。
让自然教育在田间地头拔节生长
《光明日报》:在湖北鄂州市碧石渡镇黄土咀,有一所“种地”的小学。据媒体报道,这所村小有着四亩五分“责任地”,在校长和十多位专任老师的带领下,学校7个班的孩子们分别参与到300平方米的太空种子种植基地、700平方米种植园以及2000平方米果园的“务农”实践中。播种季,孩子们自己决定种什么,然后一起播种或栽秧。平日里,他们会自发去地里看看,顺手做些浇水、拔草的细碎活儿。等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享用劳动的果实,并把其中一部分拿回家或送给村里老人。这样的田间教育虽然时间并不长,但在几块田地、一片果园上所发生的一切,已经在孩子们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记。他们在与泥土“打交道”的过程中,体会四时的流转,观察自然的变化;在劳作中学会分工协作,也试着去学习理解与包容他人;亲身体验了劳作的辛苦,也就愈加懂得珍惜与感恩,重新认识社会也认识自己。
本报记者 朱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