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生 态 上一版   
上一篇

开远市——

打造绿色矿山 开辟崭新赛道

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小龙潭矿区。 本报通讯员 李雪琼 摄

今年以来,位于开远市的云南小龙潭矿务局加快推进煤炭产业一体化发展和全产业链整合协同,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赋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作为长江以南最大的露天煤矿和国家级绿色矿山第三批试点单位,小龙潭矿区如今已被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覆盖,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整齐排列,矿山周边设置的生态护坡和截排水沟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当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充分发挥矿坑汇水作用,污水经处理合格后,汇入矿坑,用于消防灭火、洒水降尘、支援地方农业灌溉等;修建的出坑车辆冲洗平台、胶带运输系统喷淋装置、道路自动喷淋系统能有效减少扬尘,矿区环境干净整洁、生产高效有序。

“布沼坝露天矿始终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大力实施土地复垦和植树造林,建设至今已投入1.3亿元完成生态治理、植被恢复、边坡减载、水土保持等示范工程项目,目前排土场和采场5300余亩到界台阶均已恢复植被。”云南小龙潭矿务局有限责任公司布沼坝露天矿分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刘启说。

绿起来的不仅是矿山,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小龙潭矿务局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实施深度转型,分别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建立技术创新合作关系,引进TM60自动化边坡监测系统、地表形变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建成边坡管理预警系统及地表岩移机器人监测系统,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全方位实时监测,在优势领域锻长板、薄弱环节补短板,持续推动传统与新兴产业相融合。

目前,矿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设备等,积极探索研发构建露天矿智能化系统技术体系,通过建设集中管控平台,实现采煤胶带运输集中控制、变电站远程控制、水泵房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提升煤矿生产效率、安全及环保水平。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小龙潭矿务局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协同合作、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了全产业链管理协同和全价值链效益提升,以安全生产标准化矿山、智能化矿山、绿色矿山建设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云南小龙潭矿务局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芮昌龙说。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王雨薇

  • 湿地景美 白鹭蹁跹

  • 斑叶兰在龙陵深山密林中绽放

  • 开展环志工作 守护迁徙候鸟

  • 日复一日守护“树冠精灵”

  • 离田优质饲料还田高效肥料

  • 报头

  • 报脚

  • 打造绿色矿山 开辟崭新赛道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