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温度临沧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临翔区玉龙社区——

打造互嵌式民族团结“大家庭”

临沧市临翔区玉龙社区居住着来自29个省(区、市)24个民族的2万余名居民。自2019年成立以来,该社区持续打造互嵌式民族团结“大家庭”,5年间,荣获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8个国家、省级荣誉称号,成为城市民族工作中的典型。

一大早,藏族青年扎西在临翔区青创园的宿舍中醒来,简单洗漱后,便开启了一天的工作。扎西来自四川省康定市,今年刚毕业的他看好临沧的发展机遇,选择在这里开启创业之旅。在位于玉龙社区的青创园里,扎西享受到了优先配房政策,拥有了办公和住宿的场地,也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民族的创业者和居民。

“社区里各项基础设施都很完善,各种暖心的服务让工作、生活更加方便舒适。这里浓郁的民族融合氛围,让我很快就融入进来,更有信心在临沧逐梦了。”扎西说。

玉龙社区所管辖的玉龙花园小区是临沧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居住人口多、流动人员密集。近年来,玉龙社区通过实行数字网格化管理、“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推动各族群众全方位嵌入,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我们社区每栋楼层的网格群都很热闹,早晨群里的家长拼车送小孩,下午回家大家在群里约着去打歌,各民族的群众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玉龙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魏启春高兴地说。

从沧源佤族自治县到临翔区务工的赵艾不勒,是一名地道的佤族汉子,他的妻子是拉祜族,一家人住在玉龙花园小区里。通过参加社区组织的厨师培训,赵艾不勒取得了资格证,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他的妻子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彝族刺绣培训班,有了收入。

“社区为我们家庭提供了很多便利。这里生活环境很好,各族居民之间很和谐融洽,我们感到很幸福。”赵艾不勒说。

和谐氛围得益于社区在民族团结工作方面的不懈努力。为加强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玉龙社区动员696名党员干部和热心居民组建“石榴红”志愿服务队,通过微信群、到户宣讲等方式开展宣传。每年9月“石榴红”主题活动月期间,社区都会开展文艺表演、就业技能培训、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等,打破居民“住一地、不往来”的邻里关系隔阂,实现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近年来,临翔区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数据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开创“智慧党建+智慧城市+民族团结进步”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将城市民族流动人口纳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民族流动人口对驻地逐步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们将充分考量不同民族与地区实际,构建流入地与流出地协作机制,完善民族工作网络并发挥网格员作用,促进民族全方位嵌入与社区民族事务治理,推动民族团结工作深入开展。”临翔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李春林 隋鑫 李彤

  • 大叶种茶的“双江效应”

  • 做好“三茶”统筹文章

  • 报头

  • 打造互嵌式民族团结“大家庭”

  • 打响双江茶品牌

  • 金丝凤梨产销两旺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